第六回柳絮卷芳心 西湖浪静楼船腾剑气 东海波翻(5/8)
向于阁老致祭,不如趁此更深夜静的时候,到他的坟前偷祭一番。”于是暂且不去找那船户,先到三台山麓的于谦墓去。月色溶溶,西湖夜景美极,张玉虎的脑海里忽然泛起龙小姐的影子,心中想道:“若得和她在西湖中月夜泛舟,这情景可真美了!”在这样美妙的夜景里,西子湖滨,还有另一个,也像张玉虎一样的对月遐思,这个人是铁镜心。他比张玉虎想得更要深沉,因为张玉虎是在眺望未来,而他则是在回忆过去。铁镜心的老家就在西子湖边,他对这个家有一段难忘的记忆。不只是因为他曾在这里度过美好的童年;不单是因为这间古老的屋子是他父亲所留下的,见了这间屋子就会怀念起那位正直的老人;而且是因为于承珠曾在这间屋子里住过一晚,就在那一个晚上,于承珠因为发觉他泄漏了义军的秘密,留给他一封决裂的书信。这一段又甜又苦的记忆,在铁镜心结婚七年之后,还在折磨着他。所以他这一次和沐璘前往北京,路过杭州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要回家住他两晚,重温那失去了的梦,痛苦的而又甘香的梦。
自从铁镜心到昆明结婚,做了国公府的郡马之后,这间屋子就托一个忠心耿耿的老家人料理。一切还是像以前的样,书房里的书籍没有散乱,庭院里的玫瑰,也像往年暮春的时候一样,开始绽出了蓓蕾。他一到家中,就想起了于承珠所写的那几句词:“大树凌云抗风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随缘分到天涯?”如今他这位天涯游子又回到老家来了。这两天来铁镜心一直沉浸在过去的梦境中,除了有一次和沐璘去拜访浙江巡抚张骥之外,他一直把自己关在家中,对近在咫尺的西湖,也提不起丝毫兴趣。沐璘发起闷来,便不要姐夫陪伴,一天到晚,自己跑出去玩。这两天来,几乎踏遍了西湖名胜。这一晚,沐璘深夜回来,告诉铁镜心他日间在于谦墓前为那两个江湖卖解的兄妹,打抱不平的故事,又描绘了来劝架的那汉子模样。铁镜心心中一动,想道:“听他描绘的相貌,这个人莫非是我的成师弟成海山么?”从成海山又联想起于承珠,不觉悠悠叹了口气。沐璘奇道:“姐夫,你为什么叹气?”铁镜心道:“没什么,我难得回家,想起即将离开,有点难过。”沐璘笑道:“你这话若是给姐姐听到了,她一定会怪你,我们的家不也就是你的家么?”铁镜心点点头道:“这倒是的。”沐璘道:“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省得你唉声叹气。”铁镜心道:“什么好消息?”沐璘道:“浙江巡抚有一条船要开往天津,他答应让我们便搭去。我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今回可以看看海景了,又省得走许多路。”铁镜心问道:“什么时候开船?”沐璘道:“今晚四更。过了三更,就会有人来接咱们。”铁镜心想了一想,道:“乘船也好。”言罢又低头默想,如有所思。沐璘笑道:“舍不得离开老家吗?”铁镜心道:“想不到这样快。嗯,我出去看看西湖,再到孤山折两朵梅花。”沐璘道:“我也去。”铁镜心笑道:“你跑了一整天,养一养精神吧。而且现在已过二更,你不是说张巡抚的人过了三更就要来接咱们吗?你应该在这里等候。”沐璘道:“姐夫,你真奇怪,整天闷在家中,临走了才想起要去赏西湖美景。好吧,反正我也玩够了,就留在家中,让你出去一次。”铁镜心出了家门,并不走去孤山折梅,却向于谦的坟墓走去,心中想到:“我回到杭州,也该向她的父亲坟墓默吊一番。”沿着湖滨走去,西湖波静,水平如镜,月色湖光,溶成一片,柔和之极。铁镜心又一次想起了和于承珠在洱海泛舟的情景,再想到他这几年来的生活,当真是像西湖一样平静无波。美是美极了,可总像缺少了一些什么。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三台山麓,铁镜心走近于谦的坟墓,忽听得有低低的啜泣声,铁镜心吃了一惊,只见于谦墓前跪着一个女子,似是为铁镜心的脚步声所惊动,蓦然回过头来,两人眼光接个正着,这一霎那,铁镜心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于承珠。两人都呆了一会,结果还是于承珠先开口道:“嗯,想不到竟然是你,你这几年好吗?”铁镜心道:“好,你呢?”于承珠笑道:“我这几年天天在风浪之中搏斗,你瞧我不是比以前晒得黑多了吗?日子当然不会过得像你那般平静,至于好是不好,那就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铁镜心默然半晌,低声说道:“这话说得是。你对生活的看法一向就与我不同。”于承珠拭了泪痕,微微一笑,铁镜心从她的笑容中,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骄傲与自信。铁镜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