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费尽心机 名医解奇症浪抛精力 妙药付东流(2/10)
家歇歇吧。请医生也得两相情愿,不能硬来,我这小妹子脾气不好,你快走吧!”吕四娘这手武功,超凡入圣,邝琏活了六十多岁,见所未见。当下不敢再打,接过烟袋,转身便走。同来的人,背起受伤的同伴,也跟着走了。吕四娘上前施了一礼,堂上的老人怒道:“你们闹够了没有?”吕四娘道:“叶公公……”正想说出身份,延他行医。那老人双眼一翻,蓦然起立,拍案怒道:“我已再三说我不懂行医,我也不是你什么叶公公,你们在这里啰唣什么?你们干脆把我杀了吧,省得我受聒噪。”吕四娘骇道:“你不是叶公公?”那老人道:“说不是就不是,我坐不改名,行不改姓,姓陆名康,生平只会弹琴,但不弹给你们这些人听!怎么,你要杀便杀,不杀我便要回去睡觉了。”长袖一拂,气呼呼的便要进入内堂。
吕四娘和冯瑛都不禁冷了半截,想不到闹了半天,却不是废园老人。冯瑛跳到门口,拦住问道:“那么请问叶老先生呢?”陆康翻眼说道,“不知道。知道也不告诉你听!我给你们麻烦得已经够了,还要叫你们再去麻烦他吗?”吕四娘慌忙说道:“浙东吕留良的孙女儿向你老请安!”陆康吓了一跳,回转身来,问道:“什么,你是吕留良的孙女儿吗?”吕四娘道:“先祖生前,常道及叶陆两位前辈,叫我若到京都,必定要去拜候。”陆康面色登时不同,问道:“什么?你祖父也知道有我这个人吗?”吕四娘道:“老丈古琴妙绝天下,谁人不知!”陆康忽道:“高山流水,真意如何?”吕四娘道:“除了咏叹之音之外,钟子期还有藉此劝伯牙之意。”陆康道:“劝什么?”吕四娘道:“劝他抛了功名,怡情山水。只有故乡山水,才能激发琴音。”陆康“唔”了一声,取出一具古琴,放在桌上,道:“你还配听我弹琴。”闭目端坐,弹了一阵,道:“你听得出什么吗?”吕四娘流泪道:“多谢老丈吊唁,也多谢老丈激励。”原来陆康弹的第一首乃是悼念贤人的“黄鸟之歌”。是将诗经《秦风》中一首挽歌改成的,其中有“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之语(即: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我们愿意拿一百个换他一个。)第二首是“于田之歌”,是用诗经《郑风》中一首歌颂武士的赞歌改成的,用意是鼓励吕四娘学那武士的进取精神。看来吕四娘的侠名,他也是早有耳闻的了。吕四娘妙解琴音,一说即中。陆康睁眼说道:“你没有冒名骗我,你的确是吕留良的孙女儿!”吕四娘道:“我有一位至交好友,危在旦夕。急着要请废园老人诊治。”陆康道:“他在半月之前,已离开我这里了。”吕四娘道:“去了哪里?老丈可愿见告么?”陆康笑道:“看在你祖父的份上,我只好让你们去麻烦叶老头了。叶老头还有一个好友陈画师在八达岭东面的康庄,另有一个姓杨的徒弟在八达岭西面的南口。那两人请他轮流去住。我也不知他现在谁家。反正是在这两家之中便了。康庄和南口距此地都有一百多里,你们在此歇一晚吧,明日再去。”吕四娘道:“不必了,待我们见了叶公公之后,再回来听你老弹琴。”陆康道:“也好!”继而叹口气道:“现在能听得懂我琴声的也不多了!”吕四娘告辞出门,已是午间时分,便和冯瑛商量道:“想不到有此波折,事情紧急。你我分途去吧。我到康庄去找那姓陈的画师。你到南口去找那姓杨的徒弟。记着,你对前辈一定要非常恭敬,心中再急,也不能火燥。”冯瑛面上一红,道:“这个当然。”当下两人分道前往。冯瑛一算,假如到了南口,能找得到,立刻雇车请他回来,四天刚可赶到。那岂不正是唐晓澜最后的期限。心中甚急,忙中有错,偏偏又走错路,幸得一发觉便立刻问人,直到午夜时分,始摸到南口。冯瑛想吕四娘告诫她的说话,叫她不要深夜扰人,但却又忍耐不住,心道:“我且到那姓杨的家中探探看。看废园老人在也不在,也好安心。”便去拍一家农家的门,问杨家地址,乡下人甚为诚朴,听说她是急病延医,便告诉她道:“在村东头那家青砖屋便是了。杨大夫的医道可高明哩,你请得他动,多重的病也能医好。”冯瑛道谢一声,立刻便走。冯瑛跳上瓦面,忽见屋中露出灯火,冯瑛心道:“这老头儿精神真好,现在都还未睡。”想下去谒见,又怕吓了他们,便伏在瓦面上向下窥望。屋子下面点着两盏琉璃灯,桌子上放着一个檀香炉,炉香缭绕。只见一个老头端坐桌子前面的太师椅上,另一个老头侍立在旁。冯瑛心想:那端坐的老头想必是废园老人了。废园老人双目紧闭,摇头晃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