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相伴三年胜万年(6/13)
识得解得。但含意甚深,寥寥数语,就道出了千古爱情与理智的矛盾冲突。阎晓雅寻味一下,道:“梵行就是出家奉佛之路,此事必须弃情绝欲,天下人人皆知。所以绝不可以多情。入山修道却又怕误了倾国倾城的美人。“作诗的人身处这种矛盾中一定极痛苦,我想作者必是一心皈依佛门而又舍不得心上人,所以他慨叹痛惜世间竟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可以使他既不负我佛如来亦不负爱卿。”小辛道:“你解释得很好,这首情诗是第六代达赖喇嘛所作。他是西藏的法王兼人王,大智慧而又大神通。但以他这种人,却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情诗,奇怪么?”(注:第六代达赖喇嘛成就极大。另外在文学方面亦是天才,许多情诗都是了不起的作品。他二十一岁因与美女恋爱,被手下宰相——有野心的权臣——报告清廷。其实顺治之母当政,此事本与清朝无关,但既有报告不得不召令来京讯问。达赖活佛六世到青海时,忽然说他不想晋京。违抗朝廷旨令不是开玩笑的事,但达赖活佛自有好办法,他设坛焚香拜佛行礼如仪,然后就打坐入定,马上圆寂,离开这个五浊世界。由此可见达赖活怫的成就已达到来去自如全无挂碍境界,但请勿忘记达赖活佛六世这时才二十一岁而已。又注:情诗系曾缄先生所译。)阎晓雅道:“实在想不到,连法王活佛也甩不开情字?”小辛道:“矛盾挣扎是凡俗人必经历程,可能法王只是把此一最顽固之结指出,亦可能他有无上甚深妙法可以解结。谁知道呢?至少我不知道,你呢?”阎晓雅道:“我也是不知道。”小辛道:“檀月大师呢?如果她有两全法,我就参谒她。”阎晓雅道:“让我问问她,你等我么?”小辛道:“不,我先走一步。告诉杜若松,人生并非分出强弱胜负那么简单……”他头也不回地走了,矫健挺直颀长的背影很快被草树遮没。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清山外……雷府的东跨院大部分有槐荫遮住午阳,所以阴凉而幽静。院落中还有数十盆栽,以及鱼池。池中游鱼可数,平添澹雅之趣。连四永远不打开另一边的窗户,因为雷府虽然没有几个内眷,但有一个他最不愿见的人——绿野。所以他只坐在院落这边的窗下,遥对一些盆栽花树,还有清冽池水和游鱼,便颇有悠闲意趣了。但窗户不打开绝对不是办法,这一点连四也知道。以绿野之野,就看哪一天她忍耐不住而已。休说一窗之隔,就算铜墙铁壁她都能弄破。紧闭的窗户突然破裂,同时一只古雅的大瓷花瓶砰一声砰成片片。因为一颗比拳头还大的石头破窗而入,恰巧打中了花瓶。连四惋惜地瞧着碎裂的瓷片,这个花瓶乃是北宋定窑佳品,世上已没有几个。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与天下第一鉴赏法眼的雷傲侯在一起,傻瓜也能学懂不少。何况连四不但不傻,还很聪明,也有相当学识。逞一时意气,只为了自己一点气忿,就毫不顾惜毁去一件艺术珍品。当你气平之后作何想法?歉疚抑是根本不去想它?但无论如何,那件艺术珍品永远毁破了。但还不止如此,窗户砰一声震开,绿野飞身入来,两手叉腰,美丽眼睛睁得大大瞪住连四,一副气冲冲的样子。连四很平静,此一场面老早算准必会发生。绿野忿然道:“你仍惋惜么?那只是一件死物,没有生命没有喜怒哀乐。难道比一个活人还重要?”连四等一下,等到知道她不开口,才道:“死物很多,但有些已渗有创作者的心血灵魂,表现宇宙之美。所以已不算死物,亦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据为己有。它代表我们民族于某一时期的特色,所以值得珍惜重视。因为已超越人的界限,所以连活人也不能相比。”
绿野一怔,大眼睛中忽然露出光芒,但很快消失。她道:“想不到你并非仅仅是懦夫或冷血刀客。”连四道:“我不是。”绿野道:“为什么你不肯和我见面?我丑得很?我脾气不好,没有教养,所以你看不起我?”连四道:“你不丑,但你脾气不好没有教养是事实。”绿野又气得咬嘴唇,使人担心她会不会把鲜红下唇整片咬下来。她道:“别再气我,我会把所有值钱好看的艺术品通通砸坏,使你感到痛心。”连四心中叹口气,这个野性女孩子的确不好惹,但她来发这顿脾气为的什么?”绿野又遭:“喂,小辛呢?”连四道:“不知道,完全没有消息。”绿野寻思一下,道:“前三天小辛到过秦淮河饮酒作乐。翌日早上杀死公道七煞中的三煞铁闸褚江以及两个副手。然后就失去踪迹。”连四道:“我不必为他担心,如果小辛不能照顾自己,天下就找不到一个会照顾自己的人了。”绿野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