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的新战略(0/1)
林羽和队员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情报安全送回了八路军驻地。上级领导对这份情报高度重视,立刻组织了紧急会议,根据地的各级指挥官和战略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情报显示,日军计划对周边几个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联合围剿,企图在短时间内消灭八路军的有生力量。他们将调集多路兵力,从不同方向同时推进,形成合围之势,并且还配备了新的重武器和特种作战部队。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林羽根据自己对日军战略部署的理解,率先发言:“日军此次围剿来势汹汹,但他们的兵力分散在多个方向,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空隙,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同时,我们可以发动群众,开展坚壁清野,让日军所到之处得不到补给。”
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点头赞同:“林羽同志说得有道理,我们还可以在日军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利用地形优势打击他们的先头部队,打乱他们的部署节奏。另外,我们要加强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与配合,不能让日军将我们分割包围。”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新的战略计划逐渐成形。根据地决定派出小股部队,深入敌后,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和通讯设施,干扰他们的指挥系统。同时,主力部队则在预定地点设伏,等待日军进入包围圈。各根据地之间加强情报传递,一旦有日军动向,立即相互支援。
随着新战略计划的确定,根据地迅速行动起来。战士们开始进行紧张的战前训练,群众们也积极投入到坚壁清野的工作中。林羽看着忙碌而有序的根据地,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一定能粉碎日军的围剿计划。
在新战略计划确定后,根据地内一片忙碌景象。林羽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在日军必经之路设伏的重要任务。他们来到预定的伏击地点,这是一条狭窄的山谷,两侧山峰陡峭,是绝佳的伏击地形。
林羽和战友们首先对山谷进行了仔细勘察,根据地形特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他们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挖掘了大量的掩体和战壕,将轻重武器布置到位,还在山谷底部的道路上埋设了大量地雷。
为了确保伏击的突然性和有效性,战士们进行了严格的战术训练。林羽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日军可能的行动路线和应对方法,强调了协同作战的重要性。“同志们,这次伏击至关重要,我们要等日军大部队完全进入山谷后再发动攻击,首先集中火力打击他们的先头部队和重武器,打乱他们的阵脚,然后迅速发起冲锋,将敌人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后勤部队也在紧张地为战斗做准备。他们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运送弹药、粮食和药品等物资,确保战士们在战斗中有充足的补给。根据地的群众们自发组织起来,帮助部队搬运物资、照顾伤员,全力支持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
在紧张的准备过程中,林羽还不忘派出侦察兵,密切监视日军的动向。一旦发现日军有行动迹象,侦察兵将及时传回情报,为部队争取足够的准备时间。随着一切准备工作的就绪,山谷中弥漫着一股压抑而又紧张的气氛,战士们静静地等待着日军的到来,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