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小突破(1/3)

相同。

正对电梯的楼道尽头也是一个房间,门上写着“材料室”,占据中间主体位置的同样是一间实验室。

这间实验室,便是制造部门的专属实验室。

一楼的实验室属于理论研究实验室,其中配备的各种仪器、设备功能偏向于辅助研究。

而二楼实验室中的各种设备,则是用来加工、制造的。

如今,四个人轻车熟路地刷卡进入实验室。

实验室占地约有两百平,其中散布着几十台各种各样的设备,大多数设备外表都是白色。

在窗外阳光的照耀下,“东海市第一研究所”的字样十分显眼。

几个人对此熟视无睹,进来之后便聚集在了实验室最前方的一张长桌处。

桌子旁边放着椅子,很显然,他们平时就是在这里商量事情的。

然而,坐下来之后,他们就陷入了沉默。

对于这项技术,他们比那些教授还一筹莫展。

整间实验室内的画面像是被按下了定格键,几个人皱着眉头互相对视,空气凝固到让人窒息。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之后!

“我有一个想法。”陈竞天忽然开口。

“说白了,实现气象调节技术的最大难点就是对固定的云团进行磁化,让它按照人类的意愿进行移动。”

“这就说明,除了需要持续大功率的能量输出之外,卫星的发射区域还要能够覆盖足够大的范围。”

“可毕竟地球是圆的,卫星发射只能针对一小片区域,剩下的部分都会被地面挡住。想要全部覆盖地球,除非使用的能量能级够高,比如江舟说的宇宙射线……”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可如果能级不够高的话,通过控制卫星大范围变轨的方式也可以提高这个覆盖范围。哪怕这个范围只局限在华夏境内的上空,那也就足够了!”

众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们当然明白其中的原理,可问题是想要实现大范围卫星变轨并不是简单能做到的事。

卫星被送到太空以后,靠的是惯性、离心力和地球引力三个力的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地球进行圆周运动。

想要变轨的话也很简单,只要控制卫星的发动机喷气改变其运行速度就可以改变其向心力。

在万有引力不变的情况下,向心力改变,卫星的运行轨道就可以改变。

但是,这种变轨仅限于同一平面内高中低轨道之间的转换。

想要做到多方位、大范围内的轨道变换,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

可要是真能达到这项技术的话,绝对能大大降低卫星所用能级的局限,给气象调节卫星的实现打下基础!

“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小杨满头雾水地开口询问。

其他两人也附和道:“我从来没想过卫星竟然还能实现这种变轨方式。”

“而且卫星进行大范围、连续多次的变轨需要承受的强大阻力和摩擦力会对卫星本身造成巨大损害,再加上燃料的巨大消耗。或许,根本没等它飞到指定云层的上方就报废了……”

陈竞天点了点头,“咱们只是先提出理论而已,后续再根据公式推断进行不断调整。”

“那些搞理论的,不都是这么干吗?”

“没错!”其他三人对视一眼,同时收敛了心神,埋头开始各种测算。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陈竞天,其他三人只是根据吩咐打打下手而已。

他们都铁了心,这次一定要证明自己!

……

时间一晃,三天匆匆而过。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除了上厕所之外,陈竞天几乎没有离开过实验室。

而他的努力也终于得到了结果!

当天下午,陈竞天、小杨以及其他两位制造部门的同事齐聚实验室。

陈竞天满脸疲惫,但却精神奕奕地坐在旁边的凳子上。

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桌子,桌面上摆着一张整齐干净的图纸,是陈竞天刚刚打印出来的。

图纸上所画的是一颗模样特别怪异的卫星。

这颗卫星是一个形状规则的圆球,圆球正中间八个小洞排列成一圈。

两侧也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