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智慧之神,托举情(0/2)
青瑶冷笑,但底气已不如前:“化形乃是为了更好地修炼,人形是近道之体,这已是共识。”
“共识未必是本质。”
杨天祏摇头,语气斩钉截铁,“人形,真的是‘近道之体’,还是……为‘智慧’量身打造的最佳容器?”
此言一出,连妖皇都微微前倾了身形,显露出极大的兴趣。
杨天祏继续抛出他的惊世之论,语速加快,充满力量:
“鸟善飞,鱼善游,兽善奔。它们各自将一种本能锤炼到极致,但也因此被禁锢在特定的‘道’中。而人形,看似脆弱,无尖牙利爪,无鳞甲羽翼,但它拥有最灵巧的双手去创造,拥有最复杂的面容去表达,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个为承载复杂思维而演化的大脑!”
他抬手指向青瑶,目光又落向妖皇:
“你们化形,潜意识里追求的,真的仅仅是力量吗?还是说,在力量之上,你们更渴望一种能理解力量、运用力量、甚至超越力量本身的——智慧?”
微微一笑,声色更加坚定,“化形,是万物之灵在进化路上,自发地向‘智慧’的终极形态靠拢!是为了摆脱本能的束缚,真正踏上‘认知’的征途。”
青瑶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的修行路上,对“道理”的探寻确实远超纯粹的力量积累。她数百万年的固有心境,此刻裂开了一道巨大缝隙,全新的光芒涌入,让她感到震撼般的眩晕。
妖皇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肃穆,仿佛在宣告一个重要领悟:“所以,你的‘托举’论,并非说万物服务于人,而是说……宇宙演化的方向,本身就是朝向‘智慧’的凝聚。万物是基石,智慧是塔尖。”
“皇者明鉴!”杨天祏抚掌,但语气并未停留在认可,而是变得更加深沉、有力,甚至带上一丝警示意味:
“但很多人搞错了重点。底层的东西,从微小粒子到石头土壤,从蚂蚁到鸟兽,它们活了比人类长亿万倍的时间,早就练出了自己的活法。蚂蚁被鸟吃,鸟被人吃,吃来吃去,蚂蚁没绝种,鸟也没断代,这就是它们的‘自我平衡’,比任何人类的‘研究保护’都靠谱。”
他目光扫过妖皇和青瑶,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
“人类的本分,就是接住这‘托举’,往该去的地方走。就像接过父母递来的干粮,不用研究‘它们的获取过程如何艰辛’,只管揣着往前走,走到能让父母骄傲的地方,这才是正经事。”
青瑶周身灵力波动骤然紊乱,光晕明灭不定,显露出她内心的剧烈动荡。
“宇宙这台机器,零件坏了自有新零件顶上,从不用人类当修理工。人类要做的,是坐在驾驶座上,握紧方向盘,往‘精神内核’那方向开,别老回头看‘轮胎花纹磨没了’。”
“说到底,万物各有各的道:底层的道是‘我就在这,你用便是’;人类的道是‘我接住了,往前便是’。越位的事,干得越多,错得越狠。”
妖皇深邃的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仿佛在瞬间勘破了某个亘古的谜题。
“人类啥都不如万物,就凭这颗能‘想明白、辨清楚、悟透理’的脑子站到顶端,这是宇宙摔给人类的唯一‘王牌’!”
青瑶的脸色彻底变了,从最初的不屑,转为震惊,最后化为深深的迷茫和反思。
“其他万物各有各的强:虎豹有爪牙,鹰隼有翅膀,鱼有鳞甲,草木有扎根的韧劲,但它们再强,也跳不出‘按本能活’的圈。
唯独人,能对着星空问‘我是谁’,能对着苦难想‘为啥活’,能对着对错辨‘该咋选’——这‘想、辨、悟’的本事,是宇宙在亿万年演化里,给人类独开的‘天窗’,其他万物连窗缝都摸不着。”
杨天祏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仿佛在审视着所有存在的终极价值:
“虎豹不用爪牙捕猎,就是废了;鹰隼不用翅膀高飞,就是废了;人不用这颗脑子去‘想、辨、悟’,比废了还窝囊——因为这是咱唯一能挺直腰杆说‘我是人’的资本!”
这话如同最终的界定,清晰而冷酷。
“别把时间耗在‘石头硬度为何不同’‘鸟为什么会飞’上——那些是万物自己的事,它们比咱懂。”
妖皇的气息陡然变得凌厉,又迅速平复,显然内心正经历着剧烈的天人交战和推演重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