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理不直气也壮(0/2)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运气这事,谁也说不清楚。

张物石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上就刮起了一阵邪风,等风小了,雨也下了起来。

要不怎么说有个空间方便呢?

天黑再加天上乌云密布,路上行人匆匆,都跑着回家避雨,这会儿张物石从空间拿出雨伞也不会被别人注意到。

他就这么慢慢悠悠的打着伞往家走。

小雨淅沥沥的下。

看这架势,这雨可能要下一整晚,也不知道会不会耽误明天的行程。

回了家,两个小的早就放学回来了,家里也已经做好了饭,他走之前说好的要在晚饭之前回来,他算是食言了。

这会儿天都黑了,他才到了家。

张物石舔着脸,笑嘻嘻的进了家,等他进了屋,老太太没好气的说道:“一家子好几口人就等你了,天黑了也不知道回家吃饭!”

张物石理不直气也壮的狡辩道:“今天这不是下雨嘛,所以我才回来晚的,再说了,傍晚这一阵儿天上云又黑又密,所以看起来才像是天黑了,其实天根本就没黑。”

越狡辩,张物石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是啊,咱有理咱怕谁呀!

他就这么理直气壮的去洗手吃饭。

回屋擦干净手,他来到饭桌旁拿起一个二合面的馒头,夹了一筷子炒鸡蛋吃了一口,然后好话张口就来:“哎呀,这个炒鸡蛋是真新鲜呀,奶奶,这是咱家你养的鸡下的蛋吗?”

听到自己孙子夸赞的话,老太太笑起来,说道:“是啊,家里养的这几只鸡已经开始下蛋了,那天我和你爷爷去市场上买鸡,我一眼就相中了咱家现在养的这三只鸡。”

张物石也是个好捧哏:“这刚能下蛋的鸡,他们为什么还拿来卖呀?自己养着下蛋多好。”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城里好多有自己小院儿的人家都会特地养两三只鸡下蛋吃,所以就有人专门将小鸡养到能下蛋,然后带来城里卖高价。”

“这种刚能下蛋的小母鸡,养着让它们下蛋,再挑进城里卖鸡蛋多好!”

“家里养这些下蛋鸡,每天也是要喂好多粮食的,散养的话倒是可以省下好多粮食,可散养不安全啊,不说一个不注意就被什么东西叼走一两只,就是来个歪心思的人,那散养的鸡就能给你少几只,还不够让人心疼的,万一遇到那心黑手黑的,那就亏大发了。”

见老太太被自己转移了注意力,张物石松了一口气:“对了奶奶,咱家这几只鸡下蛋的蛋壳软不软?要是软的话,到时候我多弄一些蛤蜊壳或者河蚌壳回来,敲碎喂它们。”

老太太摇头笑着道:“不用,咱家又不是把鸡放笼子里养,它们在院子里跑,见到小石子就叼着吃了,咱家鸡蛋的蛋壳还挺硬。”

养鸡要及时给鸡补钙,像那些在笼子里养的鸡没有钙质来源,很容易出现它们把自己下的蛋给吃掉的情况,并且还会下软壳蛋。

吃着饭聊着天,很是惬意。

今晚下雨,老爷子突然想喝一点,于是张物石就准备陪他喝两盅。

年龄大了就容易忆往昔,几筷子菜下肚,两盅酒也下肚,那感觉就来了。

微醺的老爷子就开始想当年…

跟年龄大的人喝酒聊天吹牛有个好处,就是他们总能给你讲一些你没听说过的故事。

从他们见过的风土人情到各地饮食习惯,再到各地的说话方式和做事风格,甚至还有各种惊悚故事和山精鬼怪志异,他们都能给你讲个头头是道。

讲一个故事的开头就三个字:想当年。

想当年,我去哪哪哪的时候,然后这个故事就开始了。

故事内容可能会有一些艺术加工,但从这些年龄大的人嘴里说出来,总有那么一种令人听不倦的感觉。

有意思,爱听!

大家伙儿已经吃完了晚饭,碗碟都收拾回了厨房,桌上只剩一壶温酒,再加两个酒盅,还有一盘新上的炸花生米。

这花生米炸完放凉之后,往上撒点盐,就是一盘特别好的下酒神器。

老爷子喝着酒讲着故事,旁边张物石捧着哏,两个小的坐在旁边专心的听着故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很快就到睡觉的点了,两个小的想上厕所但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