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十大美女之赵飞燕(上)(4/6)
息的,当然功能无没有那样强大,两者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关于这些小老鼠的具体运作,若要说清楚说明白,可作一篇学述性论文,足有十匹布那么长,这里不再赘述。许多东西只要会用或者知道就行了,没必要那么追根究底,我不信每个用的人都知道它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举个权威的例子——我就不知道。
为了防止老鼠受到猫的性骚扰,长安城里的猫都被赶到城外去。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长安城里鼠患成灾,政府动用了人工捕杀,慢慢又产生了一门新兴职业——捕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安城里的就业压力。捕鼠人捕杀到老鼠为了处理方便,都是随手扔到城外去的,所以长安城外方圆几百里的猫又都汇聚到长安城边,等着从天上掉下来的死老鼠。平时倒没什么,可是一到发情的季节,城外就围满了叫春的猫,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吵得人不得安生。而猫叫春的声音好像小孩子的哭声,那么多猫一起叫,凄厉无比,叫人听了毛骨悚然,噩梦连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好又把城里的狗都放出去。众所周知,猫和狗是世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自然免不了一翻惨烈的厮杀。所以一到发情季节,总有一场猫狗大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那些尸体横陈在城边,无人清理,慢慢腐烂,恶臭熏天,风一吹,那股味道飘进城里,闻到了,吃进肚子里十天的东西都得吐得一干二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只好又派卫生部门出去清理。问题还不止于此,那些狗被放出去以后,大多都不肯回来了,都成了流浪狗,在外面风流快活,而且还攻击行人。一到发情季节,这些狗又拼命叫起来,而且长夜不绝,比猫叫春还让人难受,无奈,政府只好又组建打狗大队......这样连锁反应下去,把事情搅得乱七八糟,简直无法想象。
这个故事里有一些伟大的寓意,聪明人自然会想到,这里我不多说。
不过这里面的关系再复杂,都与宜主无关,她只要有钱,就能享受到通讯鼠带来的方便。就好象我现在有钱了就去上网,用欺骗无知少女,才不管它后面有什么东冬豆腐。宜主向老借钱买了个通讯鼠,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文学愤青”,每天下课后就趴在窗前和一个叫“忧郁骑士”的鼠友聊天。
宜主怎么也想不到,这“忧郁骑士”就是她的古典文学老师张士春。张士春一看她的文章就知道她就是自己的学生赵宜主,他的心里矛盾极了,其实不知不觉间他早已爱上了宜主,只是自己不过是一个没有功名的落魄的穷困潦倒的书生,什么也给不了她,拿什么去爱她?通过和她对话和她的文章,张士春知道宜主心里也爱着他,也知道她心里的苦闷与愁苦,这反而增加了他的痛苦。
他好几次都忍不住想告诉她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他自己爱她,告诉她自己一点都不介意她的身份,但每每鼓不起勇气,因为他知道他们的爱是注定没有结果的。他只能以一个鼠友的身份安慰她鼓励她,教她如何去热爱生活,教她如何去应对生活的挫折。但这些无济于事,无法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无法与爱的人相爱,无法得到自由,宜主的愁闷与日俱增。每天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却无法去靠近,每天看着自己心爱的人痛苦却无法去安慰,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是吗?张士春曾多次想过要离开怡红院,跑得远远的,可是始终下不了决心。还有什么是比离开自己心爱的人更让人不舍的?
那时张士春想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你不知道我爱你。
两人就这样耗着,痛苦地相爱着。
转眼间,年终考核的日子就到来了。
在宜主毕业的那天,张士春终于辞掉怡红院的工作,带着永埋心底的爱,拉上一匹瘦马浪迹天涯去了。
每年放榜的时候,怡红院里都热闹非凡,上至高级官员社会名流,下至街头小贩三教九流都汇聚于此。这个现象可以用每逢毕业季节高校里都挤满了招聘单位来解释。就好象现在当官的都有小车和小蜜一样,当时当官的家里都养有歌姬舞姬,而怡红院就好比名牌汽车生产厂家。
但宜主不在此列,毫无意外,她是这一届的妓魁。怡红院有个硬性规定,妓魁在毕业一年之内只卖艺不卖身,更不能让人为其赎身,主要是为了保持身价。一年之后再公开“拍卖”。这里面暗含着现在经济管理的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