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暗河血祭破玄机(1/3)
四十九名弟子被铁链吊在穹顶,每人眉心都插着一根骨针,鲜血顺着锁链滴落在中央的血池里。血池上方悬浮着一面黑色幡旗,幡面绘制着巨大的骷髅头,正贪婪地吸收着滴落的精血。
石室四角站着四名黑袍祭司,手持骨杖正在念诵邪咒。看到凌云等人闯入,为首的祭司发出沙哑的笑声:“终于来了,我们等这颗玲珑心很久了。”他指向血池边一个昏迷的少女,“她就是开启天门的最后钥匙。”
凌云这才注意到,那名少女心口的衣襟微微隆起,隐约可见莲花状的胎记在红光中闪烁。“七窍玲珑心!”他心中剧震,终于明白“心在月中”的含义——少女正是在月圆之夜出生的灵根持有者。
“动手!”苍松执事长剑出鞘,剑气直逼血池。四名祭司同时挥动骨杖,血池中的血液猛然沸腾,化作数道血箭射向众人。这些血箭蕴含极强的腐蚀性,将石壁蚀出一个个孔洞。
凌云立即祭出三张符箓:“火符开路,土符护人,金符破邪!”火球在水中爆开蒸汽屏障,土墙护住昏迷的少女,金芒则斩断了吊住弟子们的铁链。大黄趁机扑向最近的祭司,獠牙咬碎了对方手中的骨杖。
战斗瞬间爆发。蜀山弟子结成剑阵,剑气纵横间将血箭斩碎;苍松执事与为首的祭司缠斗,对方的血系法术诡异莫测,每次受伤都能从血池中汲取力量恢复;凌云则专注于净化骨针,玉简青光所过之处,弟子们眉心的骨针纷纷脱落,苍白的面容恢复了些许血色。
“你们阻止不了天门开启!”为首的祭司狂笑着结印,血池中央的幡旗爆发出耀眼的红光,整个石室开始剧烈震动。穹顶出现裂纹,月光透过缝隙洒落,与血池的红光交织成诡异的光柱直冲天际。
凌云忽然发现少女心口的胎记与玉简的青光产生共鸣,灵光一闪道:“师叔,破坏幡旗的阵眼!它在吸收月华之力!”他指着幡面上骷髅头的左眼,那里闪烁着与望月台巨石相同的红光。
苍松执事会意,长剑暴涨三丈金光,使出蜀山绝学“流星赶月”。为首的祭司慌忙阻挡,却被金光震得连连后退。就在此时,其他三名祭司同时自爆,浓郁的血雾瞬间笼罩石室,血池中的血液化作巨大的骷髅头,张开獠牙咬向苍松执事。
“就是现在!”凌云抓住机会,将玉简掷向幡旗。青光与红光剧烈碰撞,整个石室的时间仿佛凝固。凌云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百年前的大战、幽煞始祖的封印、玲珑心的传承……他突然明白,这枚玉简不仅是钥匙,更是封印幽冥之门的法器。
“以我乙木灵根为引,承蜀山正气为凭,封!”凌云运转全身灵力,与玉简建立起血脉般的联系。青光如潮水般涌出,将血雾与骷髅头层层包裹。那些被救出的弟子感受到纯净的灵力,纷纷盘膝运功相助,四十九道灵光汇入青光之中。
苍松执事趁机一剑刺穿幡旗的左眼,黑色幡旗瞬间失去光泽,化作飞灰消散。血池停止沸腾,吊在穹顶的弟子们纷纷醒来,虚弱地呼喊着同伴的名字。唯有那名少女依旧昏迷,心口的莲花胎记在青光中缓缓旋转。
石室的震动渐渐平息,穹顶的裂纹不再扩大。凌云收回玉简,发现上面多了一道莲花状的纹路,与少女的胎记一模一样。“结束了吗?”一名弟子声音颤抖地问。
苍松执事望着逐渐消散的血雾,眉头紧锁:“恐怕没有。幽煞教既然敢如此行事,必然还有后手。”他指着血池底部,那里刻着一个完整的阵法图案,“这只是子阵,母阵还在望月台。”
凌云抱起昏迷的少女,感受到她微弱却坚韧的心跳:“她需要救治。而且我们必须尽快通知天玑长老,他们的真正目标始终是望月台。”
当众人带着获救的弟子返回执法堂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月光隐去,幽冥之门的虚影随之消散,但望月台方向依旧弥漫着淡淡的红光。玄铁长老看到幸存的弟子们,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当目光触及少女心口的胎记时,却突然露出震惊的神色。
“她……她是……”玄铁长老声音颤抖,难以置信地看着少女,“像,太像了……”
药尘长老检查完弟子们的伤势,沉声道:“他们中了‘蚀魂咒’,需要用百年以上的雪莲炼制解药。更麻烦的是,望月台的灵脉波动异常,恐怕真如苍松所说,还有更大的阴谋。”
凌云将玉简放在桌上,莲花纹路与少女的胎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