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75太宗文皇帝与隐太子(第五更)(1/3)

韩振,被秦玄他们带回关中帝京去了?

莫说王阐难得茫然,徐永生此刻闻讯,也感到摸不着头脑。

如果说是涉案押解,学宫不至于得不到一个明确说法。

可如果说是与宋王秦玄他们同行返京,又是出于什么原因?

徐永生眨巴眨巴眼睛,来自蓝星的记忆这时在攻击他,以至于他忽然有些精神病人思路广的特质,思维不断发散:

他听王阐、黄选提过,学宫司业罗毅,并不以剑术称道。

他前妻兼冤家对头唐影,似乎也是如此。

那当初宫城里冲天而起的剑光,是源自于谁?

徐永生最初还猜测是否玉明公主深藏不露。可现在听说了韩振也被莫名带回关中帝京的消息后,徐永生脑海中不禁浮现对方手持长剑的模样。

……不至于吧?

会不会是我在蓝星小说、动漫什么的看多了的缘故?

徐永生难得自我怀疑。

不过他很快便释然,失笑之余收敛自己太过放飞的思路,重新专注于自身。

随着时间推移,东都逐渐放松戒严,这座中原第一大城,开始重新恢复活力。

身在学宫,乍一眼看上去完全无辜的徐永生等人,也陆续恢复自由,可以出入学宫,但近期还有少许受限,不得离开东都。

不过,并不代表先前事已经告一段落。

甚至,事情才刚刚开始,只是徐永生等人不起眼,风暴不再波及他们。

一名皇子一名公主身死,整个东都上下大干官场,可以说全是待罪之身。

决定这里未来走向的,乃是关中帝京那边,因此很快就有大批钦差抵达。

谢初然家里,她正掰着雪白的手指头挨个点数:

“渊公拼到重伤,且是当今陛下心腹不假,但作为东都留守此番责无旁贷,直接被罢官,然后去帝京请罪兼养伤。

河南府的唐令君平乱有功,但东都地面上折了晋王跟凰阳公主,再大的功劳也不够抵的,所以也要一并去帝京请罪。

一并同行的有右监门卫赵大将军等多名东都高官,还有郑氏、曹氏两家的家主。

右镇魔卫的任大将军和咱们学宫里罗司业为首其他人全部受申斥,但暂时留用东都。”

“大风暴在所难免。”徐永生问道:“但接下来东都总要有新的高手坐镇吧?”

谢初然言道:“这个自然,雄公已经到了,接任东都留守一职。”

徐永生想了想:“殷老将军?”

谢初然笑道:“不错!”

徐永生颔首:“当可安定人心。”

朝廷任命取代尉迟渊的新任东都留守殷雄,也是一位老将,也是当年追随如今天子问鼎大宝的心腹,但不论威望、实力乃至于风评,都更在尉迟渊之上。

就徐永生听说的传闻,与北圣武隐并称的南圣赤龙,当年便是陨落在殷雄拳下。

谢初然之父灵州郡王谢峦,当初年少刚从军不久时,也曾在殷雄帐下效命过一段时日。

“禁军出动了不止一位上将军,正式通缉追捕武隐同时玉河、曹静他们。”谢初然言道。

不算因为干皇宠信而滥竽充数的幸进之徒,大干禁军一直以来的规矩,四品宗师可为将军,三品大宗师可为大将军。

而上将军,非武圣不可得。

干皇这次显然也是动怒了,就算不在乎父子、父女之情,他也要在乎天家颜面。

而正因为如此,类似凰阳公主秦真残害晋王秦元算计宋王秦玄的事情,至少短时间内只会是小道消息流传。

“北圣武隐,这次到底是冲什么来的?”徐永生好奇。

谢初然闻言,难得左右看看,压低声音,神秘兮兮说道:

“这个消息不保真,我也只是听说,北圣武隐,或许姓才是名,名才是姓,名武,姓这个……”

一边说着,她手指向上方指了指。

“名武,姓秦……”徐永生恍然。

所谓的隐,怕是指向大干皇朝开国初期,更在女帝临朝以前,指的是……隐太子。

大干高祖皇帝在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中都是一朵奇葩,因为能统一天下四海者,他是唯一一个开国登基时只得二品武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