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第285章 财政制度改善,加强内卫监管!(1/3)

整体米价,也不能让你们赚太少,而失去运漕粮的积极性,讲究的是一个细水长流,不求一时之暴利,于家于国于民皆能万全!”

“皇上真圣明!”

王廷广这时立即笑着说了一句。

而朱益财和廖裕民则张大了嘴,不可思议地面面相觑。

但两人也不敢多说什么。

毕竟,他们只是富商,哪里敢直接反对朝廷的决定。

所以,朱益财和廖裕民两人,只是失望不已地离开了户部,且在离开户部后不由得跺脚叹气。

而朱厚熜这个决定,也让他们背后的人非常失望,他们都没想到,皇帝会用这种方式规避了漕运改制出现的问题。

接下来不久,户部根据朱厚熜确定的原则,选择出了以费家为代表九家官商,作为漕粮的承办商。

这些承办商将会负责大明接下来主要的漕粮运输。

而这样做,带来的好处,就是杜绝了夹带。

大运河沿岸的卫所底层军户们,也省去了一大的负担。

但代价则是,沿途势豪之家,失去了勒索运军的机会,朝廷也要拿出更多的银元来买粮,供应京师和九边。

前者自是好事。至于后者。

其实也是好事。

因为这会让朝廷相应收支更加透明化,也更加利于朝廷开支正常发展。

不像以前。

因为是用允许运军夹带的方式来维持漕运,所以,使得朝廷一直不清楚,自己在为了保证漕粮顺利供应人,到底花了多少成本,同时,自己到底是牺牲了多少钞关商税的收入,来维持漕运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

需要多少粮就买多少粮,乃至还清楚价格。

朝廷也就可以很清楚的计算出,朝廷在购买原来所运漕粮份额时,花了多少银元。

如此,查贪治腐都能更容易些。

不像以前,因为不透明,以损失税收的方式维持漕运,也就整得被逐年减少的钞关税收,查不清楚,到底是因为运军夹带增加,所以才损失增加,还是因为负责收税的官吏再贪墨税款。

同时。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也因为改漕运杜绝了夹带,钞关税无疑会大增。

朝廷也能根据钞关税增加的收入,加上南直一条鞭的赋役钱收入,计算出之前,为了维持漕运损失了多少钞关税。

而大明财政可以更加透明化。

这对皇帝和他的执政大臣们了解自己帝国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当然。

这里的透明化,是指对皇帝和他的执政大臣们更加透明,而不是说对外界更加透明。

但这对于素来连财政都是稀里糊涂如一笔烂账的大明帝国而言,能对皇帝和他的执政大臣更透明,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且说!

这次漕运改商运,得利的也不只是朝廷和军户。

还有费宏、王琼、王阳明这些大官僚大地主。

因为他们的家族,成为了承办漕运的官商。

相当于,以前漕运是官运时,权贵豪绅们侵吞和省下来的那部分漕运和钞关税之利,被他们以卖朝廷粮食等的方式给瓜分了。

朱厚熜不反对他们得利。

毕竟,他也需要新的既得利益者,帮他去对抗,旧的利益既得者。

只要,新的利益既得者,在瓜分新的利益时,对他也有利就行。

而且!

话说回来,若不是因为这样的改革对费宏、王琼等有好处,他们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积极性,乃至愿意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尤其是费宏,那可是牺牲了自己的儿子。

但这也没办法。

改革注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从别人口中夺食,很难不被咬上一口。

只要回报够大,就不算亏。

但也不能因此,就不做提防不小心。

朱厚熜在这次改制过程中,也付出了代价。

他的代价就是,少了一位非常信任且医术高明的御医。

即周太医。

这是他的王府旧人。

也是第一个因为他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