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第285章 老法师多多益善,去港城也是可以(1/3)
“并且这还是基于内部消耗的情况,如果能够跟东瀛一样大规模的出口的话,那么华夏的汽车产量直接冲击四五千万辆大关都是有有可能的。”
江辉这话,也就是朱淋会信。
其他人估计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将来的华夏汽车市场有那么的大。
“1970年,东瀛汽车出口量还只有100万余辆,而到了1980年,汽车出口量激增到597万辆。”
“这个数据在去年更是进一步的创造了新高,也就是今年开始,因为美利坚的原因,预计会维持在一个高位不变化的状态。”
“相当于东瀛生产的汽车,一半以上都出口到世界各地了。”
“按照这个比例来推算的话,将来华夏的汽车产业要是也能做到类似的程度,那还真会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
朱淋脑中快速的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觉得完全不敢想下去。实在是太夸张了。
不过见识到了深城那边工厂修建的速度,她又觉得江辉说的那些事情,将来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
像是东瀛这边,朱淋跟江辉逛街的时候也是见到过一些工地施工场景。
简单的一栋居民楼的修建,都有一堆的工人在指挥交通、冲洗土地等各种工作,建设的速度完全没有办法跟深城那边相比,成本肯定也要高很多。
经过时间的积累之后,双方的城市发展差距,肯定会不断地缩小,整个经济的发展差异,也会不断的缩小。
“没错,所以宝马科技在深城成立了宝马汽车,将来会把汽车作为核心产业来发展。”
“通过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零部件产业和设备产业,甚至是原材料产业的发展。”
“最终进一步的进军周边的其他关联产业,让宝马汽车成为宝马汽车集团,成为宝马集团。”
“到时候我们要生产的产品,就绝对不是宝马之光这么一款车那么简单,我们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也不会是一汽、二汽那些国内的工厂,而是通用汽车、丰田汽车、大众汽车等国际汽车巨头。”
借着这个机会,江辉也跟朱淋交流了一下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想法。
……
当江辉和朱淋在东瀛游玩的时候,方慧慧她们也没有闲着。
奥斯丁虽然签约后的第三天就飞回美利坚了,但是他私底下介绍了铃木汽车生产本部的部长给江辉他们认识。
针对宝马科技这边想要请一些铃木的工程师去指导和培训生产线的组装、维修等知识的事情,对方也是给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方案。
“江厂长,这些东瀛的工程师虽然退休了,不过身体状况普遍都还很不错。”
“通过请这些人来宝马科技任职或者担任顾问,比直接聘请年轻的工程师会显得更加有价值。”
趁着江辉还没有回国,方慧慧专门跟他汇报了一下宝马科技的下一个动作。
那就是汽车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招募。
从各个汽车巨头那边挖人,自然是最简单的办法。
但是真正的人才,估计没有几个人愿意来一个不知名的汽车公司。
反倒是已经退休的工程师,如果愿意再搏一把的话,挖人的门槛就低很多了。
“你准备的大量的聘请东瀛退休工程师?”
江辉虽然不喜欢东瀛人,但是该利用的时候一点都不会客气。
如果这些退休的人有价值,他肯定也不会拒绝。
不过按照他的了解,现在很少有外国人愿意到华夏上班。
大家对于华夏的印象,还停留在比较不好的阶段。
甚至到了九十年代,一些外企的人员派驻到华夏,除了正常的补贴之外,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补贴。
这就跟后世华夏人被安排去非洲等地有额外的补贴差不多。
当然了,等到大家慢慢的发现华夏的好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些东瀛企业的人被安排到了华夏之后,任期到了之后还不想回去呢。
“是的,负责生产线工艺设计和质量管理的工程师,我觉得可以大量的从东瀛聘请。”
方慧慧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他们愿意去深城上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