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新手天照顾(1/3)
长得漂亮。
云策虽然穿着一身没有染色的皂白粗布衣裳,他的气度却比大城市里的世家子还要高傲。
这种高傲不是盛气凌人,而是他洁白的衣领,卷起来的袖口下白皙有力的手臂,粗糙但是材质一流的衣服,是他虽然略有风霜色却精致的眉目,更是他看似和煦却拒人千里之外的笑容……
见云策下了马车,准备要进店铺,伙计立刻就弓着腰迎接了上去,笑吟吟的施礼道:“少郎可要入店休憩?”
云策抬头瞅瞅门楣上客舍两字,就朝伙计笑着点点头,径直进入了这家客舍,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汉从台子后面走出来施礼道:“少郎有何吩咐?”
云策笑着从怀里掏出那枚狗头金放在老人手中并不言语。
见老汉没有疑惑的表情,而是用双手捧着那块狗头金又咬又看还闻的,就知晓这东西在大汉应该是很值钱的东西。
“此为上币,街头就有均输所。”
“外边流民太多,不得已住进客舍,手上钱钞并不顺手,只余此物。”
老汉自然知晓云策话中未尽之意,招呼伙计接过马车缰绳送去了后院,同时又唤来一个侍女带云策去客舍房间。
娥姬担心伙计偷她的肉跟粮食,果断地跟着去了后院,云策进了后院,看中一间门口有花树的房间,不等女使招呼,就推开门走了进去。
房屋陈设很简单,一床,一矮几,一屏风,两个蒲团,矮几上有一盏油灯,再无杂物。
看过屋子的陈设之后,云策心的温度又下降了一些,野人,荒僻之地生活简陋也就算了,没想到一座城的内城客舍的陈设也是如此的简陋,实在是令人伤心。
云策盘腿跪坐在蒲团上,将胳膊撑在矮几上发愁,娥姬却把那个伙计指使的团团转,把羊车上的东西统统搬到了客舍,其中就包括娥姬视若性命的装肉坛子,那东西足足有百斤以上。
老汉回来了,带给云策一个老大的钱袋子,袋子里的绿钱随着老汉走动叮当作响。
“少郎的上币成色很好,换回来了两万六千四百钱。”
云策将钱倒在矮几上,老大一堆,从钱堆里拿起一枚不论是厚度,重量颜色都不同于噗通绿钱的钱币,疑惑的瞅着老汉。
“以一当千钱,又名重宝。”
云策拿手指在钱上弹一下,淡青色的钱币就发出嗡的一声长鸣,随后,云策就把钱丢在矮几上,示意老汉拿走店钱。
老汉小心的从钱堆里数出二十四枚绿钱,就躬身退下,然后娥姬就猛虎一般的扑过来,用双臂揽着那堆钱,神魂又去了九霄云外。
此时,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女使端来饭食,还带着一个酒壶,两个酒杯,朝云策倾身施礼就下去了。
云策看一眼饭食,觉得没啥胃口,就脱掉鞋子倒在床榻上,闭目休息。
他看的很清楚,两只陶碗里装的是煮熟的麦粒,也就是传说中的麦饭,就是东汉末年袁术末路穷途之下宁可饿死也不吃的那种麦饭。
一大碗黑乎乎还散发着微微臭味的酱,一块煮的半生不熟的肉,从外貌看不出是啥肉,一盘子煮熟的蔬菜,以云策贫乏的汉代蔬菜知识竟然不知道这是啥菜。
最后还有一盆汤,汤里面漂着一条鱼……
煮熟的麦饭自然不如衣树淀粉来的精致,半生不熟的肉假定它是兽肉,云策也不会吃的,毕竟,这是大汉时期,出门在外的,吃到人肉就不好了。
至于那碗鱼汤,云策看一眼就饱了,大汉时代还是一如既往的美食荒漠,比杭州差远了。
娥姬吃了一口麦饭就鼓着嘴巴含含糊糊的问云策:“他们为啥不吃草粮?草粮那么好吃。”
云策一边侧耳听着外边的动静,一边道:“野人的吃食人家可能看不上。”
娥姬又吃了一口水煮青菜,勉强吞咽下去之后对云策道:“不如爬爬草好吃,也不如新长出来的钩刺好吃。”
这一次,云策没有回答他。
“肉挺好吃的,就是有一股子尿骚味道。”
“呀,还有鱼啊,我喜欢吃鱼,呃——是苦的。”
云策侧耳倾听了半个小时,娥姬就控诉了半个小时,最后的总结云策没有听清楚,无非是觉得能把好吃的肉做的这么难吃的人就没必要长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