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的敌人?(1/2)
的眼中充满了对范闲的怀疑和厌恶,仿佛范闲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这可如何是好?若是范大人真的背叛了南庆,那咱们岂不是要遭殃了?”一个妇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她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恐惧,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百姓们人心惶惶,对范闲的信任开始动摇。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流言打破了。
他们开始怀疑范闲,开始质疑范闲,甚至开始憎恨范闲。他们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疑惑,再到现在的恐惧和愤怒,变化之快,令人咋舌。
顾辞派出的密探,更是添油加醋,将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散布出去。他们如同幽灵一般,穿梭于大街小巷,将精心编造的谎言,悄无声息地植入百姓的心中。
“据说,范大人私下与北齐使者多次会面,还收受了大量的贿赂!”一个密探装扮成商贩,在人群中低声说道。
他的声音不大,却极具煽动性,瞬间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我还听说,范大人已经答应北齐,要将南庆的军事机密泄露给他们!”另一个密探装扮成说书人,在茶馆里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范闲的“罪行”。
他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完全忘记了故事的真假。
“这范闲,简直就是南庆的千古罪人!”一个密探装扮成乞丐,在街头巷尾大声咒骂着范闲。他的声音嘶哑,却充满了愤怒和仇恨,让路过的人们纷纷侧目,心中对范闲的厌恶更深了一层。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被抛出,舆论的天平开始向着不利于范闲的方向倾斜。原本只是怀疑的百姓,现在已经开始相信范闲真的背叛了南庆。
他们对范闲的愤怒和仇恨,如同火山喷发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南庆朝堂之上,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气氛庄严肃穆。
然而,在这庄严肃穆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流涌动,波涛汹涌。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一个个面色凝重,眼神闪烁,心思各异。原本井然有序的朝堂,此刻却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氛,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早朝之上,御史台的官员率先发难。一位年迈的御史,手持笏板,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高声说道:“臣有本奏!近日都城内外,关于范闲通敌叛国的传言甚嚣尘上,臣以为,此事绝非空穴来风!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严惩奸佞,以正朝纲,以安民心!”
顾辞坐在龙椅上,神情冷峻,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知道,这位御史的奏折不过是他精心策划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将范闲彻底打入深渊。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朝堂之上的每一个人都在窥探着他的动向。
御史的话音刚落,旁边的大臣便微微上前一步,恭敬地对顾辞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御史大人所言极是。范闲身为朝廷重臣,本应忠心耿耿,保家卫国。然如今流言四起,若不及时查明真相,恐怕会动摇国本,影响民心。”
顾辞眉头微皱,目光在大臣和御史之间徘徊,似乎在权衡利弊。
“你以为该如何处置此事?”顾辞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大臣微微一笑,面色不改地说道:“回陛下,臣以为,事关重大,不可轻信流言。
然为了平息民众疑虑,维护朝廷威信,臣建议暂时将范闲软禁,派人彻查此事,待真相大白,再行定夺。”
他的话掷地有声,既显示了对范闲的“宽容”,又不失对顾辞的忠诚。朝堂之上,众臣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反驳。
顾辞沉吟片刻,终于缓缓点头:“爱卿所言甚是,那就依你之策,先将范闲软禁,务必查明真相。”
顾辞心中一松,知道自已的计划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随着顾辞一声令下,朝堂上的气氛似乎更加凝重。他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范闲的命运已经被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而这一切,不过是他精心布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