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臣..领旨(0/2)
金乌西坠,霞光满天。暮色中的官道上,一队人马缓缓前行。
为首的将军身着戎装,英姿勃发,正是刚从边疆凯旋而归的顾辞。
三年征战,他的面容略显疲惫,却掩不住眼中的期待。
马蹄声中,他不时抬头望向远处的皇城,那里金碧辉煌的宫殿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终于要回来了。”顾辞轻抚马鬃,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这些年在边疆,他率军击退强敌,立下赫赫战功。想必陛下定会重重赏赐,让他这个为国征战的功臣衣锦还乡。
可惜,现实总是不如人意。
金銮殿上,庆帝高居龙椅,俯视着殿下众人。殿内檀香缭绕,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顾辞跪在殿中,能清晰感受到四周投来的各色目光。有羡慕,有嫉妒,更多的是一种微妙的怜悯。
“爱卿辛苦了。”庆帝的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眼神却闪烁不定,“朕听闻近日朝中有些关于你的流言蜚语,说你功高震主,目无君上。
朕虽不信,但为了平息众议,不得不暂时委屈你一下。即日起,朕免去你的兵权,调任你为清河县知县,待流言平息,朕自会重新启用你。”
顾辞心中一喜,抬头望向龙椅。殿内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连空气似乎都凝滞了。
他注意到庆帝嘴角那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心底突然涌上一丝不安。
文官们互相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臣…领旨。”顾辞强忍着心中的屈辱,叩首谢恩。他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冰冷的地砖上。
走出金銮殿时,往日的袍泽兄弟纷纷避之不及。有人假装整理衣冠,有人低头研究地砖,更有甚者直接转身就走,生怕被人看见与顾辞有半点关系。
“张将军,”顾辞叫住一个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友,“好自为之!”说完,顾辞深深地看了张将军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和决绝,然后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开。
离京那日,细雨绵绵。顾辞站在城门口,回望这座他戎马半生的都城。远处的皇宫金碧辉煌,此刻却显得如此讽刺。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却浇不灭他心中的怒火。
“大人,该启程了。”护送的士兵语气冰冷地提醒道,眼中满是轻蔑。
一路上,这些士兵没给顾辞好脸色看。他们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冷嘲热讽,说什么“骄兵必败”、“功高震主”之类的话。
甚至有人故意放慢脚步,让顾辞的马车在泥泞的道路上颠簸不已。
顾辞置若罔闻,只是默默在心中记下这些人的样貌。他知道,这些人背后必有主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总有一天他会让这些人付出代价!
行至落霞谷时,天色已近黄昏。两侧山峰如刀削般陡峭,暮色中显得格外阴森。谷中怪石嶙峋,不时有阴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枯叶,发出“沙沙”的诡异声响。
顾辞注意到,护送的士兵们开始变得躁动不安。他们频频交换眼色,有意无意地拉开与他的距离。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对危险有着敏锐的直觉——有埋伏!
“顾大人,前面就是落霞谷了,山路崎岖,大人可要小心了。”士兵面无表情地说道,眼神却不经意地瞟向了谷口两侧的山林。
顾辞心中警铃大作。这地形,这时间,这氛围,分明就是设伏的绝佳地点!他的手不着痕迹地按在剑柄上,神经绷紧到了极点。
顾辞隐约听到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心中警惕起来。他下意识地握紧了剑柄,目光扫向四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山谷中传来:“顾大人,别来无恙啊!”
顾辞勒住缰绳,缓缓转身。夕阳的余晖中,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正策马而立,身后还跟着数十名蒙面刺客,杀气腾腾。
“秦雨?”顾辞眯起眼睛,声音中带着几分讥讽,“你不是在江南剿匪吗?怎么有空来这里?莫非是特意来送我这个老朋友的?”
“哈哈哈!”秦雨放声大笑,笑声在山谷中回荡,“顾大人,你还是这么会装傻。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
顾辞环顾四周,发现那些护送的士兵不知何时已经退到了安全距离之外,显然是早有预谋。他冷笑一声:“看来,庆帝是铁了心要置我于死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