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姚平章老成谋国事,赵左丞振奋将士气(2/4)

他统率全省主力在外,首先想到的就是省内因空虚生乱。一念及此,不敢耽误,忙下城头,去帅府接令。来传令的是个熟人,鞠胜。鞠胜本在军中,单州大胜后不久,奉旨回了益都。这没多久,便又再次回来了。

“鞠、鞠公。”

“左丞大人。这是主公亲自下达的军令,请你接收。”

赵过接住,展开观看,看不几行,猛然抬头,说道:“令、令俺即日遣军出击,攻打曹州?”

“正是。”

“这、这却是从何说起?”

“怎么?左丞有为难之处么?”

“这、这倒不是。只是俺刚收到一封主公的书信,命、命俺好生守城,却怎么半天不到,就、就又命俺攻打曹州?”

“哈哈。主公知你必有疑惑,所以才又遣俺来,为的就是当面解公之疑。”

“请、请说。”

“且请左丞先将左右退下。”

等室内诸人退下,只剩下了鞠胜、赵过两人,鞠胜这才慢慢道来,把邓舍改变主意的原因讲了个清清楚楚,末了说道:“俺临来前,主公特别交代:这一回打曹州,不求克城,只要能将察罕拖住就是大功一件!”

要说起来,这个任务很简单,轻松就能完成。赵过的脸上却浮现出了忧色。

“左丞因何忧虑?”

“鞠、鞠公不知,此一番济宁之战,部、部卒多疲,诸将皆思归。眼、眼下最怕的不是硬仗、恶仗,正是疲仗啊!拖、拖住察罕容易,诸将皆少斗志却不好办。”

“主公军令在此,左丞有何良策?”

“主、主公的军令当然是要执行的,但贸然出军,非、非为上策。”赵过沉吟片刻,说道,“如此如此。鞠、鞠公你看如何?”

“左丞是主将,俺只是个跑腿儿传令的。既来了军中,自然全听左丞的。”

两人商议已定,赵过命敲响召将鼓,召集诸将。

不多时,除当值的外,诸将悉数来到。

李和尚、佟生养分列两侧队首,余下站立了胡忠等等。——打徐州时,胡忠是杨万虎的副手。因为城中不需那么多的上将坐镇,所以克城不久,他就奉令回来了济宁,并参与了曹州一战。

等诸将到齐,赵过愁眉苦脸地从堂后转出,坐在椅上,也不看诸人,先托住头,叹了口气。

诸将莫名其妙。

佟生养出列问道:“左丞为何召集末将等来?又是为何叹气?”

赵过抬头看了他一眼,愁眉不展,只是摆手。

“左丞只顾愁眉,却是为何?”

赵过又摆了摆手。

佟生养大声说道:“左丞有何发愁的事?只摆手不说话,是个什么意思?”

李和尚也出列,问道:“敢是鞑子出了曹州,来犯我境么?”

赵过答道:“不是。”

胡忠亦出列,问道:“或是徐、宿有敌犯境?”

“不是。”

李和尚又问道:“那莫非是本月的军饷、粮秣送来得不够?”

“主、主公体贴将士,每次送来的粮饷只有多、没有少。”

胡忠又问道:“是不是末将等营中有人违反了军纪?致使左丞为难?”

“诸、诸位将军皆约束部下甚严,无人违纪。”

佟生养焦躁起来,叫道:“既不是有敌来犯,也不是短缺了粮饷,更不是有军卒违纪!左丞,老爷!你到底为何事发愁?讲一讲又能怎的?只闷头叹气,那是娘们儿所为。忒不爽利,不像好汉!”

“我、我这几天巡城,见各营将士多有归意。可、可是察罕却偏偏驻军曹州,不肯退走,如、如麦芒在我济宁之背。每思及此,俺、俺就不免忧愁。”

“嗐!俺当左丞愁什么?这有什么可愁的?当兵打仗,从来都是听上官军令。士卒们便有归意又怎的?还敢私自逃走不成!”

“话、话不是这么说。时日一久,必、必损士气。”

“那左丞觉得该怎么办?”

“没、没有主公的军令,擅自撤退是不行的。可若察罕不走,料、料来我军也绝无归期。”

“是这话不错。”

“俺、俺就想出一个主意,既然如此,咱、咱们何不干脆再打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