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名人效应(1/4)

,刚才我们也说过了,是为了您创作的两首歌曲而来。”

话到这里,他却忽然停住,转头看向另外一位。

那位是中国音协吉林分会的领导刘哲宇,论级别,比陈凡还低一级,比刚才说话的江南省音协主席季晨风也要低一级。

不过级别低归低,说话却不太客气。

当然,对陈凡还是挺客气的。

他先客客气气地对着陈凡打了个招呼,“陈副主席好,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江南果然是人杰地灵之处啊!”

然后转头看向季晨风,嘿嘿一笑,“季主席好,我对江南音协的辉煌成就,还是非常钦佩的。只不过很可惜,也许是前些年风太大,造成咱们江南之地的歌唱家们,嗓子都不太舒服,有些大音希声啊。”

季晨风瞬间涨红脸,没好气地说道,“说没出歌唱家就没出歌唱家,没必要替我们掩饰。”

随即昂起脑袋,“不过那是以前,没出歌唱家的原因也不是我们会员的本事不行,而是不像你们靠着长影厂,电影一部接一部地拍,插曲多得唱不完,出名的自然就多。”

还在喝茶吃瓜的武厂长顿时傻了,呆呆地看着季晨风,脑子里满是问号。怎么吃瓜突然吃到自己头上来了呢?

你是在指责江影厂不出电影吗?

我倒是想出,可哪来的钱啊!

要不你们音协赞助点?!

季晨风还不知道自己的话刺痛了武厂长的心灵,还在振振有词地说道,“现在我们有了陈副主席,他的作品层出不穷,不仅能写小说、写剧本,还能拍电影、创作歌曲。

只要我们的歌唱家唱了陈副主席创作的歌曲,就能连出两个著名歌唱家,你们信不信?!”

长影厂的张听雪、吉林省音协的张哲宇、上海音协的王碧萱,以及亲自赶过来的李大姐,四人听了都齐齐点头。

这不是废话么,如果不是冲着陈凡写的两首歌,今天谁会跑这里来?

好歌都要抢的好吧。

本来绝大部分作曲家、词作家都是有单位的人,他们的作品也要服从单位安排,首先考虑本单位的歌唱家,而且在他们单位内部,让谁来唱,也是需要“抢”。本单位没有合适的人,才会考虑其他单位的歌唱演员。

难得突然冒出来一个野生的音乐家,还是全国著名作家、人尽皆知的那种,忽然创作了两首一听就难忘的新歌,不赶紧过来争取,难道坐在一旁看戏?

今天来的只有他们三拨人,明天有多少人过来,那就不一定了。

陈凡看着眼前这一幕,也感觉脑子隐隐作痛。

前天他随手写了两首歌,让况明义交给江南交响乐团去配音,同时请他们交响乐团的歌唱演员试唱。

结果好嘛,半天时间不到,消息就已经传遍全国各地的音协、交响乐团、文工团……等等文艺单位。

其实也不能怪江南交响乐团的同志们沉不住气。

主要是憋屈了太久,忽然拿到两首一看就是经典的作品,此时不炫、更待何时?!

在这里必须要感谢万木春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是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着安装程控交换机,截止到8月底,已经为十几个省会城市安装了机器,才能让交响乐团的电话,在半天内打遍全国。

还唱歌给同行们听。

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一首《从头再来》,不仅感染了交响乐团的同志们,也刺激了接听电话的众多音乐家。

老朋友忽然有了翻身的机会,那可比自己没得奖还难受。

几乎是一夜之间,十几家单位闻风而动,纷纷派出精兵强将奔赴江南,务必要将这两首野生的歌曲抢回家。

至于有没有机会?

江影厂抢到陈凡的两部电影,已经足够让人嫉妒了,总不能连两首歌的机会都不给大家吧!

要说这里面谁的决心最坚定,那无疑是长影厂、上影厂和李大姐莫属。

原因很简单,别人都是坐火车、或者开汽车,只有他们是坐最早一班的飞机跑过来的。

全国音乐单位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本地的省音协不可能收不到消息,于是季晨风亲自出马,意图赶在所有人之前,找陈凡将演唱人的名额定下来。

可是碰上陈凡在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