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内部矛盾(4/14)
失在黑暗中的孤独行者。他来到一座偏僻的茶楼前,左右张望了一下,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危险的角落,确定无人跟踪后,才轻轻推开了茶楼的门。茶楼老板看到他,微微点头,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理解与默契,仿佛在告诉他:“放心吧,这里很安全。”随后,老板示意他上楼。
在二楼的一个包间里,苏瑶己经等候多时。包间内布置简洁而朴素,只有一张古旧的桌子和几把椅子,桌上放着两杯还冒着热气的茶,茶香袅袅升腾,为这略显沉闷的空间增添了一丝温暖。陈宇推开门,看到苏瑶的那一刻,他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像是找到了可以依靠的港湾。但他的神色依旧憔悴,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整个人看起来仿佛被生活的重担彻底压垮了一般,背微微驼着,脸上写满了沧桑。他缓缓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像是生怕声音稍大就会被人偷听,低声对苏瑶说道:“苏小姐,我实在是受不了了。这些日子,我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残暴,还有汪伪政府的腐败与混乱,这样的日子我一天都不想再过下去了。我愿意为抗日力量提供更多情报,但我有一个条件,希望抗日力量能保证我和家人在战后的安全。”他紧紧地盯着苏瑶,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又带着几分不安,仿佛在等待命运的最后裁决,那眼神里的复杂情绪,就像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既充满希望又害怕失望。
苏瑶心中一喜,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扩大情报网络的绝佳机会,就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她微笑着看着陈宇,眼神中充满了真诚与坚定,语气诚恳地说道:“您放心,抗日力量一首秉持着正义,我们的目标是赶走侵略者,还这片土地以和平。只要您真心为我们提供帮助,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保护您和您家人的安全。现在局势紧张,还请您坚守岗位,等待合适时机传递关键情报,您的每一份情报,都可能对战争的走向起到关键作用。您的付出,将会成为抗日胜利的重要助力,历史会记住您的贡献。”苏瑶的话如同温暖的春风,轻柔地拂过陈宇那冰冷、绝望的心,给了他一丝久违的希望。他沉默片刻,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思考着自己的决定,缓缓点了点头,心中终于下定了决心。为了自己和家人,也为了这片饱受战火蹂躏、千疮百孔的土地,他愿意与抗日力量并肩作战,哪怕前路充满未知与危险。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心中的恐惧与担忧全部吐出,然后坚定地看着苏瑶,说道:“好,我愿意。”这一刻,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与勇气,仿佛己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连绵的深山像是大地蜿蜒起伏、坚实厚重的巨大脊梁,将外界的喧嚣尘世远远隔绝在外,仿若另一个世界。山林间静谧得近乎诡异,风声裹挟着树木枝叶的摩挲声,无孔不入地肆意回荡,仿佛要把这山林的秘密都抖落出来。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不但没有打破这份令人压抑的宁静,反而让山林的寂寥更添几分,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施了魔法,变得缓慢而凝滞。
一处极为隐蔽的山洞内,气氛凝重而严肃,仿佛连空气都被无形的压力冻结成了冰碴。洞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幽冷的光,好似无数双警惕的眼睛。林长风、沈逸云以及双方的骨干成员围坐在一张由粗糙石块仓促堆砌而成的简陋石桌旁。石桌表面布满了坑洼和裂痕,坑洼处还残留着岁月侵蚀的斑驳痕迹,与周围粗糙不平、爬满青苔的洞壁相互映衬,更显古朴与原始,像是在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沧桑。桌上摊开着一张皱巴巴的地图,这张地图不知经历了多少双沾满泥土与鲜血的手的传递,边角己经磨损卷曲,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上面用红笔歪歪扭扭地圈出的区域,正是此次他们要执行艰巨任务的地点——日军新型通讯干扰器的分布区域。洞壁上挂着几盏冒着刺鼻黑烟的油灯,那豆大的火苗在幽暗中摇曳不定,随时都有可能被洞内的微风扑灭,昏黄的光线在众人脸上跳动,映出他们或凝重、或沉思、或焦虑的神情,将他们的身影拉得歪歪斜斜,如鬼魅般投在粗糙的洞壁上,影影绰绰,好似一幅神秘而紧张的剪影画。
林长风站起身来,他身形矫健如猎豹,常年在深山密林中穿梭游击的生活,在他身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脸庞被岁月和阳光雕刻得棱角分明,皮肤黝黑粗糙,那是长期风吹日晒的结果,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一段与日军周旋的故事。他的眼神中透着久经沙场的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