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步计划(2/20)

秘密。游击队员们背起他,在军统特工的掩护下,杀出一条血路,成功撤离。

将情报人员救回根据地后,林长风立刻安排医生对他进行救治。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情报人员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次营救行动虽然成功,但也让三方意识到日军的警惕性很高,行动必须更加谨慎。他们对行动计划进行了全面调整,增加了更多的保密措施和应急预案。

林长风对地下党成员们说道:“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行动必须更加小心。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保密,确保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沈逸云也对军统特工们强调:“日军肯定会加强防范,我们的行动难度会更大。但我们不能退缩,要更加细致地策划每一次行动,提高成功率。”

苏瑶对中统特工们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在日军内部的情报网络建设,提前掌握日军的动向,为行动提供更准确的情报支持。”

经过这次波折,三方更加坚定了合作的决心,也对即将到来的行动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重新梳理了行动计划,地下党加强了情报网络的保密工作,同时加快自卫队的训练进度,准备为后续行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军统对日军军事基地的情报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制定了多套详细的破坏方案,并加强了特工的实战演练。中统加大了在日军和汪伪政府内部的渗透力度,试图获取更多关于“海岸线”计划的核心机密。

随着准备工作的深入,三方都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给予日军的“海岸线”计划致命一击。而此时的日军,还未察觉到抗日力量正在悄然逼近,他们仍在按照计划推进“海岸线”计划的实施,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地下党的情报网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扩展。林长风组织了一系列针对情报人员的保密培训,详细讲解如何避免暴露身份、如何巧妙传递情报以及在被捕后如何坚守秘密等内容。情报人员们认真学习,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同时,地下党在各个村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抗日宣传活动,通过演讲、戏曲表演等方式,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报名加入自卫队,自卫队的规模不断壮大。训练场上,自卫队员们在游击队员的指导下,刻苦训练,练习射击、格斗等基本战斗技能。

军统这边,特工们对日军军事基地的侦察更加深入。他们利用各种先进的侦察设备,包括望远镜、窃听器等,对基地的每一个角落进行观察和监听。经过反复研究,他们绘制出了一份详细的基地防御地图,标注了日军岗哨的位置、巡逻路线、防御工事的分布以及重要设施的所在地点。根据这份地图,军统制定了三套不同的破坏方案,分别针对不同的情况和目标。行动小组针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从渗透路线到撤离方式,从武器使用到团队配合,都进行了反复打磨,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中统在日军和汪伪政府内部的情报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苏瑶通过精心策划,成功策反了一名汪伪政府的高级官员。这名官员负责“海岸线”计划中的部分物资调配工作,掌握着大量关键情报。他向中统提供了日军近期的物资运输计划、军事基地的扩建规划以及日军对周边地区抗日力量的最新评估等重要信息。苏瑶迅速将这些情报传递给林长风和沈逸云,为三方的行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方根据中统提供的情报,再次召开会议,对行动计划进行最后的完善。会议地点选在一个位于深山的隐秘山洞中,周围有地下党游击队员严密警戒。林长风、沈逸云和苏瑶围坐在一张简易的石桌旁,桌上摊开着地图和各种情报资料。

林长风指着地图说道:“根据中统提供的情报,日军近期将有一批重要的建筑材料运往‘海岸线’计划的建设地点。我们可以在运输途中设伏,拦截这批物资,打乱日军的建设进度。”

沈逸云点头表示赞同:“这是个好机会,但日军肯定会对物资运输进行严密保护。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伏击计划,确保行动成功。”

苏瑶说道:“中统会继续关注日军物资运输的具体时间和路线,及时提供准确情报。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汪伪政府内部的关系,干扰日军的防御部署。”

经过讨论,三方制定了详细的伏击计划。地下党负责在运输路线附近的山区布置伏兵,利用地形优势对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