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5000万票房(地球)(1/3)

这种感觉很难形容,所以直到舞台上一切完毕,陈夜坐在她身边,她仍然是那种若有所思的走神状态。

陈夜瞧她这样,便说:“被国内封杀不算什么,咱们回头去好莱坞拿个影后回来,再看看那些人啥表情。”

“影后,啥影后啊?威尼斯电影节还是柏林电影节?”曾艺懒洋洋地说,她现在只是觉得很疲惫罢了。

“奥斯卡啊,欧洲电影节没啥好玩的,影响力太差,商业上完全不行。”陈夜说。

“呵~借你吉言。”曾艺当然不信,“等我什么时候梦着了告诉你一声。”

“你啊,头发长见识短。”陈夜撇嘴。

呵。曾艺笑了。有陈夜在,虽然心情还是不太好,但刚才那种孤零零的感觉不见了,宛如一个漆黑冰冷的夜,独自在雨中摸索着前行的她,被人迎进了一间燃烧着温暖壁炉的房间内,橘红色的火花驱赶走了孤寂与寒冷,虽然世界依然如此,但她至少有人可依。

电影开始了。

光影变幻之中,观众的注意力开始投入到屏幕上展现的那个世界中,曾艺也是如此,她有点好奇,陈夜拿着500万究竟能够拍出怎样的一部电影,竟然敢号称能够拿到上亿票房。

&;=&;&;&;然后,她就开始笑。

从王保强在机场里灌下一肚子牛奶她就开始笑。

到黄波、陈夜和王保强三个人开着拖拉机在山路上抛锚,陈夜爬到树上找手机信号,结果从树林中冲出一头熊,三人一起倒地装死,然后一边装死一边爬走,她笑得更厉害了。

一边笑还一边锤陈夜的胳膊,那意思是“你怎么能拍出这种东西来”。

实在太可乐了。

黄波和王保强一起听着整个电影院中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只觉得心中快意又激动。

对这部电影,陈夜一向充满信心,他说成本虽小,但却是一部“三合一”的巨制,什么叫“三合一”,就是把原本塞进三部里的素材笑料放到一部里来了,陈夜说,只花了500万,那是制作成本,如果论票房,应该是“1+2+3”的效果,理论上要超过30亿,打个折,便剩下1亿。

对陈夜的这番说法,剧组中人都是觉得莫名其妙的,且不说30亿打折打成1亿,打骨折都没有这么狠,只说但凡有1亿票房,剧组众人都该烧香拜佛塑个金身还还愿了,特别是往电影里投了几十万老婆本的黄波。

现在,首映式上,陈夜的信心得到了初步验证,一场电影结束后,那些不淡定的观众已经笑到眼含泪花,国内电影市场上已经多久没有让人笑到如此开怀的电影了?

记不清了。

虽然剧情有点荒谬,表演有些浮夸,但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快乐是实实在在的。

……

2007年11月初。

大陆电影市场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起步阶段,后续统计全年票房刚刚33亿元,能够收获高额过亿票房的除了国内大制作就是好莱坞大片。

而在11月份,《色戒》就是最大的制作,除《色戒》外,还有范冰冰佟大为的《苹果》,以及《盲山》《我叫刘跃进》《命运呼叫转移》等等一系列小成本制作,当然,小成本制作中还要算上《人在囧途》。

到了11月7日,也就是《色戒》和《人在囧途》上映一周后,实时票房排行榜上,这两部电影已经以4800万和3300万名列第一和第二位,并将其他电影都远远甩在身后。

这两部电影,一部导演是李安,另外一部监制是李安,整个11月,李大导在内地电影市场的风头一时无俩。

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猴奖的《色戒》,又能在市场上取得如此成绩,能证明李大导的这部电影叫好又叫座,艺术性与市场通吃,非常牛叉。

随手发掘的一个小导演,也能监制出一部如此成绩的《人在囧途》来,则让外界瞧着李大导的目光中,又多了一重金钱构成的辉煌光环,更显神圣。

有媒体把2007年11月称为“李安之月”,这也并不过份。

……

11月10日。

“420万!!!”

黄波向陈夜发来了一条短信,类似的短信还有9条。

这个时间,还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