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山路遇险(1)(0/2)
自从看过楚田的木材大市场,屈亦成对构建融资模式已经有了1个初步的方案,青峰村正好做他试点的目标。
柳梳云在外公外婆家里坐了1会儿,也跑到黄2豹家里来听热闹,看到屈亦成在说他的方案。见他在人群中有鹤立之姿,微笑着打着动作不大的手势,认真同每个提问的人交流。
他的普通话有着1种磁性,不但抹去了普通话不太标准的缺陷,反而觉得他的口音有些特别的魅力。
屈亦成现场说的方案,是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拟订的。他已经同黄2豹、柳丰年反复沟通过,要是组建1家公司,作为对外木材交易的统1组织,初期就是在同楚田人的交易中要统1价格。2是同楚田人合作,1起寻找买家,这样可以提高经营的收入。
看到大家都用不相信的眼光看自己,屈亦成巴不得马上运作起来。
毕竟大多数人不可能与你的理念同步,也不愿意去做太多的预期判断。他们要的是操作以后,对自己有用的、受益的结果。
大家议论的最多的是没有钱、没有路子。这也是方案中的核心,解决村民贷款难的问题。组建公司的事,屈亦成同黄2豹、柳丰年他们私下商量了好长时间,找了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咨询了几次,基本上解决了,只等办手续。
屈亦成设想用“花桥木材”的品牌,统1对外经营。至于村民向银行贷款,采取村民3户联保、公司担保的方式,并以木材为抵押物。
至于同楚田人合作,大家都没有什么信心。1河1山之隔的楚田人,竟然是那么厉害,在外弄得风生水起。
方案主题是“立足花桥特色资源,学习楚田经营模式,推动全镇木材产业的发展”。
屈亦成的主意很简单很管用,1方面从木材供应上卡住楚田人,逼其就范;另1方面,花桥人要自己走出去,打开自己的市场。
黄2豹说:“我们可以联合4乡8邻1起参加进来,联合起来搞。”
村主任黄主任说:“是个办法。我来联络4乡8邻说这个事。有福同享嘛。”
大家的情绪慢慢被调动起来,屈亦成的方案也在也脑海中慢慢完善起来了。
中午的饭摆在黄2豹家里,满桌的山珍野味,喝起这里的特产酒“楚红”酒,是用米酿成,封在土缸埋入地下,年份越长味越醇劲越大。
今天黄2豹挖出2十年的“楚红”,色如琥珀,香气逼人。
留下来吃饭的,除了柳梳云,都是村里有头有脸的角色。大家对赚钱充满憧憬,但对能否同楚田人合作、能否贷到款、能否自己在外找到销路,都没有什么信心。
黄2豹是村里少有的几个高中生,为人仗义,在村里有些影响力。这时用陶碗倒了酒,把这段时间同屈亦成交流了好多次的想法说出来了:“我知道大家觉得很难办,可是我们不能坐在米堆上去讨饭、甚至饿死呀。我不信,我们就不能打开销路。”
屈亦成同大家碰了碗吃了酒劲十足的“楚红”,人开始兴奋起来,说道:“2豹哥说的对呀,我们只是挣我们应得的钱嘛。1棵树长了几十、上百年,大家辛辛苦苦砍了、拖下来,就挣几个苦力钱,太冤了吧?崽是我们生的,却当了别人的儿子,什么道理呀!”
大家哄堂大笑起来,柳梳云觉得酒后的屈亦成比平常更可爱。
黄2豹接着说:“我们花坊有全县最大的森林和储木场,到楚田的公路、水路也是最方便的。楚田人从其他地方运木材,成本就要增加不少。光这1点,没有我们花桥,楚田人的生意就难了。我的想法,第1,成立公司,统1同楚田人谈生意价格。公司的资金,就是屈领导说的办法,3户联保,再用自己家的林地做抵押。贷款的钱就入股公司,公司按股份给大家分红。还有,公司也要自己去外头找销路。如果能把销路落实了,省了中间被楚田人剥削的利润,那就赚大钱了!”
大家的热情随着黄2豹说的章程内容和酒精刺激,都高涨起来了。吃完饭,屈亦成又采集了不少数据,时间已经将近3点了。
黄2豹见屈亦成已经有些睁不开眼,就坚持不让他开车,在房间睡到将近6点。看到屈亦成坚持要下山,黄2豹把准备的各种山货野味装在他车上。
梳云也跟着屈亦成1起下山。
下山的路开的快些,山风有些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