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正式成为参知政事!(1/3)

里叹了口气,该赏不赏,该罚不罚,连赏罚都搞不清楚,怪不得这国家愈见衰颓了。

赵祯不知道章衡所想,与章衡笑了笑道:“许久没有接触户房的事情了,重新捡起来应该没有问题吧?”

章衡这才恍然大悟:“户房之事是陛下您吩咐的?”

赵祯笑道:“当年你提点户房的时候,诸般事宜安排得妥妥当当,无论是赈灾还是防疫,或者说是搞经济,你基本上都看在了前头,等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你立马就能够有诸般方法来解决问题了,现在你既然进政事堂了,放着你这么适合的人不用,那朕岂不是过于昏庸了?”

章衡也笑了起来:“谢陛下信任,不过这般一来,陈相可要对微臣有意见了。”

赵祯故作严肃道:“哦,那你是觉得陈相是个小肚鸡肠的人是么?”

章衡连连摆手:“这可不敢,这可不敢。”

赵祯笑道:“谅你也不敢,不过,你倒是要体会朕对你的期待,虽说这几年经济在你的努力之下大有进展,无论是泉州也好,广州也罢,还有现在的邕州,哦,是了,汴京也是你当年的努力。

因为你的努力,大宋这几年的国库颇有赢余,但你也知道,这天下间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陈相他们也常常与朕大吐苦水,说如今的家不好当,唉,有些事情从一开始便走歪了路,又岂是朕能够改变的,唯有希望你能够多加腾挪而已。”

章衡闻言沉默了一会,然后拱手道:“陛下,臣能发展经济,但经济不是大宋唯一的问题。

如今之大宋,如持竹篮打水,这水便是财源,而荫官、军队、冗费便是这竹篮的漏洞,这些漏洞若是不补起来,就算是这水井有多少水,都是留不住的。”

赵祯听到章衡这般说话,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居正,你还是先把手上的事情给做好吧,别的事情也别想太多了,如今天下事繁繁,还是莫要节外生枝的好。”

章衡却是盯着赵祯道:“陛下,这些事情不是不管它们就会自己消失的,若不是臣这些年积极开拓财源,大宋朝的财政早就支撑不住了!

现在虽说每年都有一点结余,可这只是因为如今的经济增速比冗官冗费冗军的缘故,官军费会越来越多,但经济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增长下去的,一旦到了经济停滞的时候,到时候朝廷的诸多问题就会一起爆发,直至葬送了整个大宋啊,陛下!”

章衡情真意切,可赵祯却是觉得章衡喋喋不休,心中已经是渐渐不耐,但还是耐着性子道:“章卿家,此事以后就莫要再提了,庆历新政之败犹在眼前,治大国如烹小鲜,如非必要还是不要折腾为好。”

章衡苦笑了一下道:“陛下,可这也不是可以静下心来烹饪的时候,这朝廷三冗问题已经到了……”

&;=&;&;&;“章卿!朕说了,此事以后就不说了,朕乏了,你回去吧。”

说完赵祯就拂袖而去了。

章衡站在崇政殿好久一会,直到小黄门过来,章衡这才转身离去。

这番劝谏之后,章衡便也不把这事情当回事了,而是直接进驻户房去了。

如今的提点制敕户房公事叫王珪,正是章衡的同年,庆历二年进士榜的第七名。

王珪从庆历二年入仕之后,经历也是十分的精彩。

王珪中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大理评事、扬州通判。

当时王珪到任后,吏民都轻视王珪,有大校轻视王珪不公谨,王珪将其捉拿依法论处,就此在扬州立起了威名。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庆历三年,当时王伦起兵,进犯淮南,当时扬州的官员吓得要死,扬州知州等人想要弃城而逃,王珪却是提议出城袭击王伦,扬州知州等哪里肯,于是王珪自己立下军令状,带着人亲自趁夜袭击,果然吓退了王伦军。

王珪的出色表现,让他在庆历六年被召入京任太子中允,入集贤院,一路青云直上,虽然不如章衡传奇的,但在庆历二年的同年之中也是十分出色的,也就仅仅逊色与章衡、王安石、韩家兄弟等人而已。

到了去年皇祐三年八月初,王珪被任命为盐铁判官,兼修起居注,仕途真正进入了坦途,并在八月十七日,被任命契丹正旦史,出使辽国,贺辽国国主正旦。

而王珪之所以被任命为正旦使,却是因为在皇佑元年时候辽使来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