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僧(2/4)

慕禅哈哈大笑,摆摆手:“快去看看我的菜。”

“我再去催催!”少年跑了出去。

一会儿功夫,他提一方木盒过来,红漆闪闪,到李慕禅跟前放下。

他朝盒里指点着:“红烧狮子头,水晶肘子,红煨羊肉,蜜滚鸡腿,还有四个素菜,够吃一顿的了。”

“嗯,不错,钱从我的柴钱里面扣。”李慕禅提起木盒,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别忘了回去,婶子催得急。”

“知道啦!”少年跟在他身后,一走送到然楼前,看着他沉稳的步入人群中,消失不见。

******************************************

李慕禅提着木盒,随着人流往东而去,便要出城。

当今皇帝崇佛,僧人地位极高,金阳城里便有数座大寺院,最大的大光明寺占地百亩,僧人一千,气势庄严浩大。

李慕禅这个和尚是货真价实。

他所住村子叫李家村,四面环山,东头的山名艾山,艾山半腰有一座破庙,名谓澄静寺,原本有一个老和尚,号法性。

当初,李慕禅家里三个孩子,家贫不能活。

他三岁时,跟着父母去澄静寺上香,遇到法性老和尚,他故意显露锋芒,老和尚见他有天慧,大喜过望,收为衣钵弟子。

出家为僧,可免去赋税,他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故意出此一策。

父母虽不愿意,却架不住家穷,况且,寺里离家很近,随时能过来看,他们想着,且暂住四五年,待老大能干活了,再接他回来。

成为法性老和尚的弟子,他仍一天到晚呆在家里,跟大哥二姐玩耍,只到吃饭时候、睡觉时候回寺,法性老和尚也由得他,并不管束。

他十岁时,老和尚法性驾鹤而去,澄静寺只有他一个人,他自由自在,多数回家住,但这个和尚却是正式的,有度牒,进了《行僧录》的。

身处喧闹之中,他气定神闲,提着木盒悠然而行,忽然皱眉,停下步子,望向路旁。

桥下俯身趴着一个灰衣和尚,一动不动,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们各走各的,没人理会。

金阳城虽然繁华,却不乏乞丐,如今正值盛夏,躺在大街上睡觉并无大碍,死不了人。

李慕禅看了看,心头忽然一动,澄静的心湖泛起一圈涟漪。

他上前,蹲下拍拍那和尚肩膀:“这位和尚,怎么了?”

甫一靠近,一股恶臭扑面而来,直冲进脑门,下五脏六腑,他肚子一翻滚,禁不住想呕吐。

深吸一口气,他忍住了。

那和尚身子颤了一下,缓缓起身,抬头,一张长长的马脸,满脸脓疮,黄脓横流,看着又恶心,又吓人。

李慕禅被吓了一跳,怪不得没人搭理,这模样确实能吓退了人。

这个时代,医学并不达,有时候一场感冒就能要了人命,这样的恶疾,更是跑不掉。

若在平时,他不会多管闲事,世人多苦,能明哲保身已然侥幸,况且,他明白死是怎么回事,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不了。

恐惧因未知,明白也就无惧。

他平时心湖澄澈,不泛波澜,看到这和尚,却泛起一丝波荡,知道必有机缘,于是伸手。

他看着和尚的眼睛,低声问:“和尚这是怎么了?”

马脸和尚颤颤巍巍坐起来,眼神平静宁和,合什一礼:“阿弥陀佛,老衲时日无多,这位小师父不必管我了。”

李慕禅合什还礼,摇头道:“既是病了,就得治,稍候片刻!”

百步外便有一家回春医馆,他很快带了一位老者过来。

老者胡子黑白夹杂,相貌清癯,看着甚是年轻,抚髯而行,双眼眯着,仿佛一直在打瞌睡。

到了近前,他捂了一下鼻子又放开,打量一眼那和尚,摇头不已。

李慕禅笑了笑:“李老,既然来了,您就帮忙看看吧,金阳城里数您老医术高深,能妙手回春!”

老者摇头,打量几眼后一摊手,叹道:“慕禅,不是老夫无情,这位大师毒气攻心,病入膏肓,老夫实在无能为力!”

李慕禅皱了一下眉头,看看马脸和尚,道:“……李老就开药吧!”

“慕禅,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