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此案,水落石出(1/3)

令月公主看着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眼瞅着就要变成唐治的小迷弟了,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唐治原打算在贺兰崇胤公审徐宁孝女案的次日前往嘉兴。

他还想看看嘉兴有没有一座烟雨楼呢,要是没有,他打算造一座,从江南各地择选一些文化名人,题匾,立诗碑,作为一桩文化盛事。

当然,公私两便,他希望那儿有一座烟雨楼。

不过既然存着敲打萧平桢的念头儿,他决定再待一天,不能再带着萧平桢往嘉兴跑。这老头儿一路上疑神疑鬼的,自己迟迟不见他,不做决定,别把老头儿吓出个好歹来,他还想用此人呢。

皇帝行止,涉及太多,不可能临时决定。

他后天起程前往嘉兴,相关事务早就开始了。

现在皇帝延后一天,一些事儿还要调整,但总的来说,是时间宽裕了,各方官员都松了一口气。

消息也传到了叶东来和令月公主口中,二人顿时大喜。

皇帝要晚走一天?

那么虎丘一旦出现祥瑞,他去一观的可能就更大了。

这简直是老天助我!

贺兰崇胤公审徐宁孝女案的这一天,许多姑苏百姓闻风而动,赶来听消息。

眼见这么大的阵仗,钱御史又拿到了小伙计和小丫环巨额资金来源不明的铁证,根本就没有什么做生意发了一笔横财的事情,他们两个心惊胆战,又来不及与廖主徐氏姊妹通气。

被分别带上堂来一审,强大的心理压力下终于崩溃,说出了实情。

果然如唐治所判断,这对姊妹是贪心不足。

她们是已经远嫁了的姑娘,当初是给了一大笔丰厚的嫁妆的。

父亲其余的财产便不再分她们一文,也是合乎法度民情的。

但徐宁还是叮嘱内弟,每月分别给两个女儿两万文钱。

也亏得徐家家大业大,如此输血也给得起。

可是,两个女儿原以为家当没她们的份儿,反而生不起异样心思。

如此一来,每年两千四百贯钱,压得船舱吃水线低低的送来,她们反而贪心不足了。

她们想要更多,被继母拒绝后,恼羞成怒,姊妹二人聚在一起吐槽继母兼姨母,越说越恨,竟而生出毒计。

由此,才发生了之后一系列的事情。

案情真相大白,经查,这钱落到她们手中,也是她们的私房钱,所以夫家那边并不知道真相,只以为小田氏确实谋杀了亲夫,他们支持徐家二女回乡讨公道。

因此,贺兰崇胤判案,徐家长女、次女、小伙计、小丫环,俱都斩首,以偿田生、小田氏、穷书生性命。

明州判官鲁子恒,玩忽职守,草菅人命,铸下大错,贬至琼州某县为县尉,一家人远赴天涯去了。

一应财产,全部追回,由姑苏府设明账监察,徐氏、田氏族人共同管理,等徐家小儿长大成人,再发还给他。

关于这徐家小儿的身份,唐治提前嘱咐了鲁子恒,还当众给江南士绅百姓做了个科谱。

贺兰崇胤叫人从乱葬岗取来历年被斩罪大恶极、无人收尸者骨骸五具,标上名姓以及处斩的时间。

然后叫人取徐家小儿之血,逐一滴骨,当场验证。

那血竟有三份骨头渗入,两位没有渗入。

只看得满堂士绅、百姓目瞪口呆。

这是怎么回事儿?难不成小田氏的儿子另有父亲?

可也不对啊,这渗入血液的三份白骨,最近的都有七年了,他们死的时候徐家小儿还没出生呢,最重要的是,他也不可能有三个爹啊。

贺兰崇胤当场宣布,小田氏是冤枉的,其子身份,自然没有可疑。

但,今日只演示,只是为了向大家证明,滴血法、滴骨法,不是可靠的验证血缘的手段。

比如这滴骨,那年代久的骨头,已经极其干燥,骨头上也有了细密的缝隙,血液自然容易渗入。新死者的骨头,里边骨髓甚至都没干涸呢,骨质密实,血液自然难以渗入。

如此一说,众人恍然大悟。

至于滴血法,什么四种血型一类的,贺兰崇胤如听天书,自己都没听明白,如何说与大家听,所以便只简单说了一句也不可靠便了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