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1/3)

殷铮是吃软不吃硬的……

“还未恭贺阿兄生辰。”

殷铮一撩衣袍,干脆坐在了亭中,受伤的手搁在桌面上:“妙意送阿兄一份生辰礼吧?”

“啊?”沈妙意诧异一瞬,看去对方,不像说笑的意思,“阿兄想要什么?”

殷铮想了想,看着人问道:“你会做什么?”

做什么?沈妙意其实有些奇怪了,眼前人根本什么都不缺,整个东陵州都是他的,京城还有一位皇太后外祖母……

殷铮见人不说话,薄唇轻启:“平弟生辰,你送什么?”

“给他做药香包,花枕。”沈妙意想了想,心中生出一丝想法。

若是待他,同沈家的几个哥哥那般,是否会有些不同?

“那便香囊吧,”殷铮定下,后边又补了句,“要你自己亲手做的。”

沈妙意点头应下,做那些不过就是几脚针线的事儿,倒是不难:“只是需要些香料,得去外面铺子里寻。”

“你,”殷铮抬眸,“想出去?”

“想。”沈妙意回道,他只说不让她偷跑出去,那就明着出去,“阿兄,可以吗?”

又是无话,殷铮站起来,笑了笑,准备离开。

沈妙意袖下紧攥的手松开,心里吊着的那一线希冀掉落,遗憾地垂下嘴角。他还是不放她出去。

走出一段,殷铮停步回了头,目光锁着静静的女子:“明日,去吧。”

沈妙意看着人的背影,眼睛眨了下:“真的?”

桌上的金菊还是那样新鲜,一朵朵铺开,小太阳一样。

她问得小心翼翼,软软的声音在风中卷着飞远,突然就叫人心软了。

“可以。”殷铮踩着下去的石阶,凌厉的怪石嶙峋着,“不许乱跑,买好了,便让仇浮送你回来。”

“知道了。”沈妙意赶紧应下,生怕晚一步,他就反悔。

直到人走下假山,她才坐上石凳,鲜黄色布满眼帘。

她可以出去了,他终于松口了。莫不是真的是吃软不吃硬?可是总觉得不完全是,有些地方实在奇怪。

翌日,沈妙意收拾好,便到了大门。

殷铮等在那儿,一身裁剪得体的衣装,趁着他长身玉立。他的皮相可以说是尽随好处,继承了殷雨伯与孝宣的优点,只是性格有些难说了。

“阿兄要出门?”沈妙意走上前,对人行礼,素蓝色荷叶长裙轻盈,裹住了玲珑的腰身,“手好些了?”

她看见他手背上的伤痕,还带着昨日的狰狞,想必是需要几日才能长好。

殷铮并不在意,从小到大磕磕碰碰了不少,身上少块皮那是常有的事儿。

倒是女子的一声关怀,比什么都受用:“给你的。”

他手里捏着一封信,送到沈妙意面前,就见她抬了双手接过去,半垂着脸,纤长的眼睫黑而卷翘,乖得像个猫儿。

“五哥哥?”沈妙意认出封皮上的字迹,还有那三个大大的字“小豆丁”。

她笑出声来,嘴角的梨涡深深地陷进去,一双眼睛盛满了星光,抬脸道:“阿兄知道,他在哪儿?”

殷铮忍不住微翘了嘴角,想陪着她一起笑:“刚送来的,来人说沈修包了一条游舫,这两日都在镜湖上。”

闻言,沈妙意嗯了声。难怪没有消息,这是又找到好玩的了。也是了,镜湖美景,更有鱼宴美食,定是流连忘返。沈修总是醉心于这些,常说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

两人一同出了府门,刘盖在外面早已准备好一切。看着一双人,心里说不出的杂陈五味。

遂放下心中那些,跑了过去,亲手为沈妙意掀了车帘,嘴里叮嘱着小心。

这个小姑娘,他倒是打心里头喜欢的,娇娇可爱的。若是当年,沈氏没收养她,也许会有一个简单平稳的人生……

殷铮先行上马,带着两名随从离开,马蹄声消失在街上。

天公作美,万里无云,马车行进,车夫手中马鞭偶尔摇晃两下。

邺城是州府,商业发达,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旗幡在风中招摆。

有行人认得这是忠瀚侯府的马车,便让去边上。敬畏的看着跟在马车后面的三个壮汉,尤其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