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耸人听闻的预言(3/4)
道理。”李二比皇后想象的平静,只是敛去了笑容。
“臣妾也是这个想法,陇右军中有无忌、知节、进达,还有乾儿,他们不会不知道误报此事的严重性,但是他们选择了相信,所以臣妾认为此事的真实性足有八成。”
“知节第一反应就是囤粮,勒令陇右六县将存粮上缴长安。无忌在河西搜刮粮食,好在陇右连续两年大熟,粮草颇丰,估计囤粮五十万石还是可行的。乾儿的右率也已经开始往长安运粮。眼下存粮才是第一要务,朕从不怀疑无忌、知节的忠诚。他们没有给朕上书,而是选择通过乾儿给你写信,就是不想此事弄得朝野议论纷纷,不想破坏来之不易的平和局面。所以朕选择相信无忌和知节,也相信云烨师傅的预测。来呀,传房玄龄、杜如晦进宫议事!朕不相信区区蝗灾我大唐就没有应对之策。”
小黄门的身影才出殿门,长孙皇后就对李二说:“陛下就不想见见你的蓝田侯?问他凭什么就说出惊世之言?不想看看长得什么样子?对他神仙师傅就不好奇?反正臣妾就很好奇,也不知他是否长了三头六臂。”
“皇后可还记得这小子上回说,奇宝无功难受?难道说到了朕为这奇粮付出代价的时候了吗?”
两口子拿着土豆翻来覆去地看,满脸欣慰,仿佛蝗虫的到来已不是什么灾难,而是买了东西要付出的代价而已。
云烨不知道李二已打算付出代价,并做好了应急的准备,他可不打算再付代价。刘福禄的胖脸已皱成包子,明明商量好的八文一斗的粮价云烨非只给六文,无论自己怎么说,他就咬死了六文,还说要不行,拿他蓝田县侯的官服作抵押,再给他弄十万石粮食。刘福禄快疯了,老子要你的官服做什么,我又不是侯爷,再说,粮食又不是我的,你给六文让粮商赚什么?
“侯爷,您行行好,下官已押解来五千石粮食,都是从本地粮商处商借来的,下官要还给他们四百贯铜钱。这是买卖,不是赋税,要是不能拿回四百贯,下官只有把粮食运回去,要不然官府的名声还要不要啦。”
云烨望着高高的粮垛,也在发愁,别说四百贯,现在他连四文钱都付不出来,谁能想到堂堂开国县侯竟被四百贯钱难住?他娘的,四百贯铜钱用马车装也要满满两车。陇右本来就缺钱,民间大部分还处在以物易物的时代,粮食、铜钱、绸缎、银子,个别地方连女人都作为硬通货流通。这些天自己贪污的五百贯都用出去了,依然是杯水车薪。这时他非常怀念后世才出现的银行。咦?老子就是个天才,昨天那个该死的地主老财口口声声说少一文就碰死在军营门口,儿子还在京城等着用钱,如果把应付给老财的二百贯留到京城再给他儿子,不就解决了资金问题了吗?刘福禄急着要钱无非是要上缴今年的赋税,既然都是为国效力,这钱等到京城再由户部用粮食抵销不就万事大吉,还省得他押解了。
前因后果给刘福禄交代清楚,看得出他有些心动,就是有些不放心云烨,刚才云烨爆发的嘴脸实在是让人不放心。俺老刘一心为国,要是被这位不靠谱的小侯爷坑了,上哪儿说理去?
太子,就太子,世上哪还有比这更好的抵押品?反正大唐就是他家的,你的是他的,我的也是他的,他的还是他的。云烨感觉李二一家子最适合的职业是响马,把小响马拖出来作抵押品他没有丝毫的负疚感。
陈述了目前遇到的难题,没钱付给人家,可是关中大灾就在眼前,从陇右把五十万石粮食运到长安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没有半年的操作就不可能完成。我们又不能抢,好在有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坐镇陇右,这就给了下官运作的空间。云烨把后世银行的操作流程一一解释给太子,李承乾还是满眼星星,旁边负责统计粮食的黄志恩两眼却散发出金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