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访苏(2/4)
要不跨,以后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结果,由于新闻集团处处受到我的打压,他在世界各地的产业都损失惨重,再加上由于无暇管理,以及受新闻集团股价整体下滑的影响,导致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股价也在股市上一路跳空,引来投资者地交相指责。
在这种情况下,素来和对默多克没有好感地桑迪.韦尔悄悄地在股市吸纳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股票,截止上周收盘前,已经悄悄吸纳了27.45%地股票。
由于逃亡瑞士的犹太巨富马克.里奇手里还握有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5%的股份,因此只要再取得他手里的股份,旅行者集团就可以实现对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控股。在这种情况下,桑迪.韦尔已经启程前往瑞士,准备抢在默多克之前购下这笔股份。
至于默多克,根据最新的反应看,他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情不妙。在当前股价升高地情况下不仅不抛售套现,反而开始有意识地回购股份。看来对马克.里奇的争夺,将会是决定这次收购胜负的关键。
莲娜对于我的决定没有异议,在记录下我的话后,又提出了第二件事情:“撒切尔首相下个月将应戈尔巴乔夫的邀请访问苏联,她打来电话,邀请我们作为企业的代表加入访苏的代表团。”
“访问苏联?”听到莲娜地话,我一下子来了兴趣。“首相真的要访问苏联了?”
随着莲娜肯定地点了点头,我的兴趣越发地浓厚了。现在我的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高速轨道,手下人才济济,可以说每一天都会带来新的惊喜。但重复别人的成绩显然不是我的追求,因此对于这次撒切尔夫人访问苏联,我有着非比寻常地期望。
实际上,撒切尔夫人对待苏联的态度,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化的。
在步入英国政坛之初。撒切尔夫人一直被公认为是反苏、**的政治家。在她于70年代中期跻身保守党领袖之后不久,她那激烈的反苏言论便为世人瞩目。当时赫尔辛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刚开过不久,欧洲大陆正笼罩在“缓和”地祥瑞气氛中,撒切尔夫人却率先对“缓和”提出质疑和攻击,认为苏联的“缓和”政策不可信。指责苏联在“缓和”的烟幕下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地压力有增无已。1976年,她攻击苏联是一个“军事帝国”,实行“邪恶的**”。是对西方世界的“最大威胁”。她的这些基于“强硬立场”的讲话,引起了苏联和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响,苏联塔斯社甚至给她送上了一顶“铁娘子”的桂冠。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第一次入主唐宁街号时,也恰恰是东西方关系由“缓和”转向紧张之际。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似乎验证了撒切尔首相地论断。当时这位女首相对苏联入侵阿富汗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政策,而且呼吁西方国家在面对苏联那咄咄逼人的挑战时要保持“坚定与团结”,要求欧共体各国支持美国的立场。在后期卡特政府和初期里根新的行政当局修改了美国前段奉行的缓和政策,转而坚持实力地位政策之时。撒切尔首相带头支持美国政府对苏联的强硬立场,坚定地和美国站在一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时,撒切尔夫人对待苏联地态度逐渐有了变化。去年10月11日——12日,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冰岛地雷克雅未克举行会谈。这次会谈是美苏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这次会谈中美苏双方都作了重大让步,表现了不少地和平姿态,对此撒切尔首相表示支持。她开始频繁地接触戈尔巴乔夫派来的代表。并在今天取得了她想要的外交结果——下月日,她将应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戈尔巴乔夫之请。飞抵莫斯科,开始了对苏联的正式访问。她成为了12年来第一次正式访问苏联的英国首相。
对于撒切尔夫人的谋略,我深感钦佩,要知道现在正值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处于关键时刻。在国内,撒切尔首相和她的保守党打算利用经济形势的有利之机,提前举行大选。在国际上,戈尔巴乔夫表现出来的对于西方世界的善意给盟国出了一道难题,这时候撒切尔夫人能够挺身而出,在美、苏、欧三家之间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可谓是极有眼光的。因此,这次撒切尔首相决定去苏联,实在是收“一箭双雕”的奇效。
要知道撒切尔夫人以英国首相之尊访问苏联,俨然以西方领袖的代言人自居,这对拉升她在英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大有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