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就是置地(1/4)

前已经不复都市地繁华,纳入眼帘的是高高地山丘和红色的泥土,还有的就是远处随处可见的工地。这时我才发现,我过于高估深圳的发展了。见识过蛇口工业区那宽大整洁,看起来舒爽的街道后,现在所见的,完全就是一个大型工地,丝毫也看不到都市的影子。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所有随团的人都有了短暂的失神。

李市长指着远处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动情地道:“去年11月11日,国务院批准那里将成立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和经济开发区。这才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由昔日的一片荒滩变成为了现在这个摸样,有力地配合了深圳政府把市区向西扩展的战略思路。我想只要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一座综合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海滨城区将横空出现,为广大的投资者和我们深圳本地市民服务。”

听了李市长的话,我一下子醒悟了过来:我现在脚下踏着的土地,应该就是日后的深圳科技园所在的位置了。

深圳科技园过去,就是名闻遐迩的深圳华侨城,那里将团培育出诸如康佳集团、华侨城控股、华侨城地产以及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深圳湾大酒店和威尼斯酒店等知名企业品牌,把深圳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深圳滨海大道还没有修建,因此城区地主要干道,就是深南大道。深南大道项目自1984年立项。85年进入施工,此刻正是深南大道建设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不时可以看到路面封闭施工的痕迹。

在大道的两边,许多高楼大厦已经有了巍峨的气势,比如去年刚刚竣工的全中国第一高楼国贸大厦、有深圳地标形象之称的电子大厦,素有深圳城市“坐标”之称的上海宾馆等,不过,与这种文明进步相对应地。是有的地方显然还是农田,里面种植着一些蔬菜。现代与古朴结合得如此诡秘,也只有在这种变迁的时代,才可以一观了。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心情竟然难得的有了一丝激动。现在的深圳,真正称得上市区的,也就只有连接香港与内地地罗湖口岸以北,罗湖区一片。其他地方都可以称得上是未开发的处女地。

原本我的目标是想买下福田区靠近界河的一大片土地,再加上我香港新田的无线通讯器材生产中心,这样我地产业就可以连成一片。只待明年皇岗口岸开通,我这两处生产基地就可以做到互通有无,急速地发展壮大。但是。现在我缅怀起了前世对于深圳的美好记忆,突然觉得在这几处见证深圳发展的土地上,都留下我的烙印,岂不是更完美?

决心既然下定。那接下来地事情就好办了。当天夜里,在作为深南大道建设临时指挥部的市政府办公楼内,我与深圳市政府签订了一揽子土地转让的协议,我以二十五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一举拿下了深南中路南部福田区近4.2平方公里,新开发的华侨城5.3平方公里,还有只处于规划阶段的深圳科技园3.2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这个年代,这二十五亿美元的价格。并不能说深圳市政府就把土地贱卖了,实际上,截至到1986年,深圳引进外资总额也不过就是这个数。此前,尽管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主席胡应湘计划斥资亿港元在福田发展工业村,但一直声沉影寂,最后无疾而终,以至于到现在福田地区依旧冷清得可怕。与相邻地罗湖区的发展开发完全是两回事。

至于华侨城和科技园的土地。除了深南路延伸线的两侧有一些高楼建筑外,其余的地方还都是荒芜的土地。尽管香港中旅负责人黄振声、马志民、俞唐生、罗植南、符国柱去年2月提出了华侨城的概念。并在今年的五月进行了登记注册,但前期地投入并没有到位,这让满含希望地深圳市政府非常失望。

当然,最关键的是:对于这些包含着大片丘陵地土地能够卖到这么一个价钱,深圳市政府的头头非常的满意,尤其是我还背着一个世界首富的闪亮称号,这意味着我可以为深圳带来更多的投资。

看着地图上三块用红线圈起来的土地,我也是踌躇满志。

福田地区,我决定还是把这里修建为生产基地和加工贸易区,主要从事汽车、家电、能源、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等轻重工业的生产建设。

华侨城的位置,我准备用来修建一座大规模的影视主题公园。在前世深圳具有标志性的景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