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马红妆(4/14)
门陀和尚却追了出来,说道:“施主!如果顺路,你可否把我载到‘哈拉湖’去?”
古浪双目一闪,说道:“不顺路!”
一言甫毕,跨下骏马已一声长嘶,如飞而去。
古浪回到了“达木寺”之后,一切均无异状,第二天起,他又开始了艰苦的工作。
清晨,太阳还没有出山,古浪在湖边散步,他望着清澄的湖水,被微风吹起了阵阵涟漪,心中不禁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任务。
他很焦急,恨不得一天就把这种功夫学会。
那十七具残破不全的石翁仲,默默地站立着,这十几天来,虽然经过了他的搜集和修补,但是仍然有一具石像缺了一颗头颅。
古浪心中很难过,因为这十七具石像,就如同他的师父一样,他对他们充满了挚爱和尊敬。
他已把这一带都找遍了,但是始终寻不着那颗失去的头颅。
这时东方渐红,天已经亮了,突然,一个念头像闪电般,由古浪的脑际掠过,他忖道:“这十七个石人雕塑得栩栩如生,我何不逐个详细看看以增进对他们的印象?”
于是,他走向最左方的一具石像,那具石像与他差不多高,古浪细细地观察着。
这尊石像,是个七旬以上的老者,生得甚是枯瘦,颔下长须垂胸,可惜面部残破不全,无法看清他的相貌。
古浪看了半天,忖道:“他一定是个奇人,只可惜不知道他是谁。”
古浪想着,正要提步离开,突然发现这石像的内胁下,刻着几行小字,如果不用心去看,几乎看不出来。
古浪连忙低下了头,仔细看去,只见上面刻的几行小字是:“莫云彤,河北人,擅‘千佛指’。”
古浪不禁惊喜交集,失口道:“啊,莫云彤!”
莫云彤是江湖上一大奇人,直到现在,偶尔还在江湖上出现,什么人为他塑下这尊石像呢?
古浪百思莫解,再向第二尊石像走去。
这座石像是一个老年的道土,身子很瘦,头部大得出奇,两个大眼睛深凹进去,看来很是恐怖。
古浪又在胁下寻着了他的名字,那是:“娄弓,湖北人,擅‘万手琵琶’。”
古浪大吃一惊,因为这娄弓也是江湖中闻名丧胆的人物!
他疑惑了一阵,又走向了第三座石像。
这第三座石像,也就是缺了头颅的,看他的穿着,像是一个文弱书生,长袖坠地,右手还拿着一只短笛,体态修长,虽是一座石像,仍然有着很浓的书卷气。
古浪仔细地寻找,只在他胸前找着一个“琴”字,此外别的什么也没有。
这具石像,似乎有极强的吸引力,使古浪徘徊不去。
他心中想道:“这人一定也是个武林奇人,可惜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也曾把自己所知道的厉害人物,在脑中想了一遍,但是始终想不出一个名字中有“琴”的人物。
第四个石人是一个古稀的老婆婆,生得很是丑陋,身上的小字,写的是:“况红居,河北人,擅‘青袖八闪’。”
这也是个不可一世的人物,古浪一年前曾经见过她一次,所以认得她,却不知为何被人塑了像,远放在青海的“哈拉湖”边。
接着,他依次地看完了所有的石像,都是他所熟悉的人物,其中有十二人,身上都刻了“已死”两个字。
未死的六人,除了前面四人外,另外两个是:
谷小良,河南人,擅‘云天剑’;
石怀沙,四川人,擅‘无相神功’。
古浪满怀疑惑,他没有想到,这十七个人,全是他所知道的人物,更不了解是谁为他们塑了像,来研究他们的功夫。
这时旭日东升,娇红如玉,映透了半边天。
古浪取出纸笔,准备把这十七座石像的倒影的各种变化,一一画下来。
到了傍晚的时候,古浪已经画下了将近三百种不同的变化姿势,虽然未能把它们每一种变化画全,但已经相差无几了。
今晚又没有月亮,古浪把所有的画仔细收起,回到了庙中。
睡下之后,他不禁想起在“多玉”遇见的门陀和尚,他原以为门陀和尚是个非常人物,一定会寻到这里来的,想不到却是多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