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局(1/3)
居士:我该怎么办?
天衣居士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懂事。
——懂得做人处事。
在人生里,懂得做人要比懂得做事更重要。
一个真正够聪明的人,是晓得自己绝不可插手别人的几件事,例如:
——家庭事。
——志业取向。
——感情上的事。
可是,像天衣居士这样的一个聪明人,却还是管了不该管的事。
——到底他是为了显示他的智慧?能耐?还是要讨好、取悦小镜姑娘?或是他自己也没弄清楚自己也身陷在另一迷局里?
这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或许,连他自己也不晓得。)
他要助迷局里的人。
但他自己却在另一迷局里。
——就像他劝别人不要自杀,但却杀死了自己,而受劝的人却成为得要偿命的凶手!
他也不想元十三限将诸葛小花恨得更深。
但又要元四师弟死心。
所以他竟想出了一个“点子”:
牺牲自己!
既然小镜不爱元十三限而若表明爱的是诸葛先生定必使元十三限更恨他的三师兄而且因为元四师弟对小镜深情痴恋是以诸葛小花也不敢对小镜表露心迹故此天衣居士让四师弟知道小镜爱的是自己而让他死了这条心!
这是一个长句。
这也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实际上,故事本来很短,意外却很多,它的后果和后遗症也很悠长可怕。
天衣居土设了一个局。
他和小镜对话。
缠绵缱绻。
他故意让元十三限听到。
他要元十三限知道,小镜爱的是他。
——好让他“知难而退”。
可是,他意料不着的是:元十三限听到了的同时,织女确也听到了。
织女气忿极了。
她留字、出走、从今以后再也不理会天衣居士了。
当然也不会予他解释的机会。
天衣居士发了急,可是没有用,本来已经有了裂纹而今竟已破碎了的镜子,是不可能复原的。
同一时间,诸葛先生也踩入另一局里。
由于对感情上的难以取舍,逼使他要在冒险中求平静,所以他一个人去对付剑神、剑仙、剑鬼、剑妖、剑魔、剑怪还有“剑”等七大剑手,自份必死,却把杀智高之功留给元十三限。
元十三限那时受尽感情上的创伤。
这反使他生起一种必杀的力量,而且还突破了他武功上的难关。
他真的杀了智高。
他这回也“感觉”得出来:是诸葛先生“让”他得手的。
所以他杀了智高之后,即与诸葛先生并肩作战,击退“七绝神剑”。
——诸葛其实并没有战败,他虽然负伤仍未痊愈,但上次那一战,“七绝神剑”七人所负的伤,要比诸葛小花和元十三限更重。
这一次,是师兄弟二人联手退敌。
在诸葛先生的感觉里:是元十三限出手救了他。
他庆幸。
感谢。
同时也发现了元四师弟的心丧欲死。
他恭贺元十三限杀了元恶,便试探对方伤心的理由。
这时候,元十三限觉得诸葛三师兄很亲切。
——同是情场伤心人!
他把小镜所恋者是天衣居士一事告诉了诸葛。
诸葛大为震动。
——小镜喜欢的竟是二师兄!
——二师兄怎对得起织女?!
——四师弟怎经得起伤心?
他决意去质问天衣居士。
恰好天衣居士因织女的误解,已无精打采,心情黯淡。
对诸葛先生的逼问,天衣居士几要动手——他都是为了诸葛才受累的!
幸好诸葛是个冷静的人。
——除了对爱情,他一切都很明晰、明理、明智。
他从天衣居士的匆急和冤怒中觉察:天衣居士和小镜姑娘的关系绝非奸情,而是别有内情。
他追问始知:
天衣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