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野神庙会双龙(1/6)
子说了: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我才不要偷来的东西呢。眼睛一瞪:对了,我还没有找你算帐呢。
算什么帐啊?红衣小孩笑道:我刚刚吃到一半,你突然就闯进来吓我一跳,手一抖就把果核扔了出去。
小牧童哼了一声:什么手抖?你定是做贼心虚,以为有人来抓你了,所以才
听到一个贼字,红衣小孩面色一沉,活像是受了莫大的侮辱:胡说,你才是贼!你再说一句便对你不客气。我只是不想人看到我的吃相罢了。
小牧童大笑:那有什么了不起?难道你吃饭不让人看啊?
红衣小孩摇摇头,叹口气:我,我饿了好几天,吃起来的样子一定是很难看的。若是爸爸和哥哥知道了,定会好好教训我一番。唉,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言下竟是有些伤感了。
小牧童奇道:你走丢了?找不到爸爸和哥哥了么?
呸呸呸!我才不会走丢呢,我这是说到此处,红衣小孩停顿一下,方才一字一句地傲然道:离家出走!看他说话的神态,小牧童把他离家出走的壮举当做走失实在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小牧童口喊捉贼,其实不过是装腔作势。他一个人在山中放牧原本无聊,连个说话的人都难以找到。如今多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心中十分高兴。听红衣小孩如此说,对他又是同情又是佩服,虽是心中有千般疑虑也不多问,只是拿起手中的苹果大口咬了下去,以示与之同谋。
看到小牧童毫不顾忌地吃下偷来的贡果,红衣小孩面上忧色一闪而过,亦是大笑起来。一时两人如同互相比赛般将供桌上的贡品抢着吃个一干二净。不知不觉间,两个垂髫孩童仿佛就已经熟悉起来。
两人玩闹了一阵,小牧童咽下最后一口糕点,含糊不清地向红衣男孩问道: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住在附近么?
我家离这儿不太远,我姓顾说到此处,红衣男孩稍稍犹豫了一下:我本想在江湖上闯个名气出来,可是唉,你就叫我小顾好了。
小牧童大笑:看不出你小小年纪就一付老江湖的口吻,现在要什么名气呀,学好了本领以后才能做一番大事业。
你知道什么,父亲说过:一个人有没有成就,从少年时就可以看出来。哼,他就只觉得哥哥好,总是说我心比天高,却从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我才不服气呢说到这里,小顾似是自知失言,掩口不语。
小牧童倒没有注意到小顾的神情,接口道:嗯,你爸爸说得也有道理。他忽叹了一口气:我姓苏,自小父母就都得病过世了,也从没有人给我说这些道理。
小顾心中一惊,料不到这个看似无忧无虑的小牧童竟然有这般可怜的身世。小晴看到小顾的表情,骄傲地把头一扬,轻声道:你可不要同情我哦,反正那时我还小,对父母也没有什么印象,村子里的叔叔婶婶都是对我极好的。嘻嘻,郭夫子说我是大家的开心果,若是有人不开心,一看到我后就会烦恼全无、雨过天晴,所以给我起个名字叫探晴,大家都叫我小晴。我今年都八岁了。
小顾喜道:真巧,我也正好是八岁二人互通生辰,竟是同月而生,只是小顾稍大了几天。一时彼此心中都更觉亲近。
小晴忽想到小顾刚刚说得话,继续问道:你为什么会离家出走呢?难道你不怕爸爸妈妈着急么?
小顾闻言一怔,发起呆来。原来他本是金陵城数里外紫心山上的一个武林世家之子,自小十分聪明,无论诗文、武术皆是一学就会,被父母视为掌上珍宝。他的父母数年前乃是武林中大大有名的一对侠侣,当年便是因比剑而相识,如今虽已退隐江湖却仍不改争斗之心,只是将彼此的剑法悉心传授与一对娈生子,再由两个儿子互相比试以较高低。当下约定由母亲教兄长,父亲教小顾,每个月末兄弟二人便以木剑相较。他夫妇二人当年比剑难分高下,如今换个方式自是尽心尽力,何况亦可督促一对孩子练功,倒是一举两得。几年下来,虽然只是两个稚龄童子,气力上还略有不足,但剑法都已颇具火候。
不过做母亲的自然心软些,不忍让孩子吃苦,便多教哥哥一些打气练坐的基础功夫;而父亲却是性急,恨不得将一身所学尽快传于爱子,有几次见到小顾贪玩不肯练功,便是一顿饱打。而小顾虽然年幼,却是心气极高,看到虽然几次比剑自己都可以胜过娈生兄长,父亲却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