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剑啸长空思何如(7/13)

差阳错相救,苏探晴几乎就死在那山神庙中。

东方天翔带林纯回洛阳,林纯一见擎风侯立刻追问当年塞外屠村之事,擎风侯却坚称并不知情,林纯半信半疑之下,想到平日义父对自己疼爱有加,心中念及父女之情,矛盾不已。谁知擎风侯只是故意用言语稳住林纯,暗施散功药物将她软禁起来,连敛眉夫人也不能相见。也正因擎风侯知道当年东窗事发,一旦传入朝中便会给政敌弹劾的口实,索性准备起兵谋反。林纯偷听到擎风侯欲送自己入宫的消息,这才追悔莫及,奈何全身功力尽失,难以逃走。又想到苏探晴在金陵生死难料,这些日子心中凄苦难言。

而擎风侯秘密领军一出洛阳,段虚寸立刻惊觉,以算无遗策的精明处事,早已暗中查知许沸天的来历,连忙第一时间通知许沸天。摇陵堂二先生皆是处事果决计谋深沉之辈,两人平日虽略有嫌隙,在此大事关头亦尽弃前嫌,定下计策:许沸天快马赶入京师报信,段虚寸则去见敛眉夫人稳住洛阳局势。

许沸天知道永乐皇帝远征北疆,朝中大臣多与擎风侯交好,何况擎风侯虽带兵私自入京,却无谋反之证据,便径直来找在拜为御林军教头、在京师影响力极大的剑圣曲临流。曲临流得信后大吃一惊,擎风侯起兵谋反,他身为岳父亦难逃其责,当即入宫启禀太后,自愿擒下擎风侯将功折罪。太后原无主见,自然听从曲临流之策。

当下曲临流从京师御林军中挑出四千忠心耿耿的将士,再加上无念剑派近千名弟子,共五千人马在京城南五十里处设下埋伏。许沸天熟知擎风侯用兵之法,猜到其行军路线,以十倍之众围之,果然一战功成,擎风侯五百死士溃不成军,策划多年的谋反之计就此瓦解。

擎风侯原是踌躇满志,何曾想自己的行动尽落入算计中,乍然遇袭下,五百死士伤亡殆尽,仅领着几十人拼死杀出重围。这还是因为许沸天与曲临流担心乱军中误伤林纯,下令手下军士尽量生擒敌人之故,不然以擎风侯五百兵力面对十倍精锐,纵是严寒亲传的死士,亦难逃一劫。

曲临流与许沸天在乱军中救出林纯后,从她口中进一步证实了擎风侯的谋反之意。曲临流深知擎风侯为人,既已起兵走上不归路,绝不肯就此善罢干休,必会回洛阳重整军马力图东山再起。以摇陵堂的实力,若不能乘势一举除掉擎风侯,等其恢复元气后患无穷。所以一面派人入京报信,一面挥军昼夜急行,直逼洛阳。

听苏探晴说出段虚寸与敛眉夫人已控制洛阳局势,决意与擎风侯划清界限,曲临流松了一口气:敛眉这孩子虽是女流之辈,在大关节上却不含糊,也不枉老夫一番教导。

苏探晴却想到摇陵堂若是落入城府极深的段虚寸手中,只恐比擎风侯掌权时还要可怕。许沸天接口道:摇陵堂三大城主中,安砚生与风入松皆是极忠于赵擎风,洛阳虽已被敛眉夫人控制,金锁城势必将与赵擎风共进退。

苏探晴道:我从洛阳临走时得知铁湔亦来到了金锁城中。

许沸天沉吟道:赵擎风已没有退路,铁湔乃是他惟一可投靠之人。不过铁湔约战陈问风之事天下皆闻,若是我们大兵压境强行进攻金锁城,未免不合武林规矩。

曲临流目中精光一现:赵擎风这个逆贼绝不能留,老夫就以江湖规矩会一会那号称蒙古第一高手的铁湔,看看他到底有何能耐?

苏探晴直冲入十余名骑兵中,借着小巧的身法从马群中穿插而过,蓦然玉笛一扬,认准一位手持长弓头戴金盔之人击出。

那人亦料不到苏探晴如此勇悍,长弓横拨,格住玉笛来势,谁知苏探晴只是虚招,玉笛一侧,笛口正对长弓,一点星光从玉笛中飞出,口中长笑:你也吃我一记暗器。

铮然一声轻响,玉笛中射出的一枚铁刺正中弓弦,登时将弓弦割断。金盔人虽是武功极强,却也仅防着苏探晴反扑之势,不料他竟有如此应变之法,借玉笛中的暗器一举破去长弓。

苏探晴身法极快,与众骑错身而过,等对方勒住马头转回身来,苏探晴已在数步之外。他算定对方来箭如此强劲,必也要借用弓力,寻常长弓未必能发挥其箭术,一招得手后更不迟疑,转个方向朝侧面山麓中奔去。只要能逃入山岭密林中,便有一线生机。

那头戴金盔者显是领头之人,挥手令十余骑四散围堵苏探晴,怒喝一声,大掌一拍座下马匹,借力凌空而起,朝苏探晴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