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剑啸长空思何如(1/13)

全力。他与林纯同赴金陵,一路上误会重重,直到在潜龙道中面临生死一线才互吐衷肠,谁知才初尝情味又是长长的别离,念及佳人,心中又是甜蜜又是焦燥。经过这一路的策马飞奔,苏探晴实是疲惫至极,本只想小憩一会,却终于支持不住迷迷糊糊地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苏探晴忽然被一阵蹄声惊醒。警觉地睁开眼睛,却见十余名身穿大明官兵服饰的骑士从藏身的树下经过,而前方半里处尘烟四起,蹄声隆隆,竟似有大队人马沿官道行来。看那声势,只怕不下千人之众。

苏探晴心中一惊,抬头见一轮圆月挂于中天,已是深夜时分。在这个时候如何会有官军夜行?连忙隐好身形,凝神细看。

那些骑士所骑马匹皆是蹄包软布,口藏果核,骑士们不发一声,不停地绕着圈子来回穿插,仅以旗语传递信号,空中尚有猎鹰纵横飞翔,看来应该是大队人马的探哨。沿途民居都被封死房门,严禁百姓出入。幸好苏探晴早早藏在树上,并没有被这群骑士发现。

远方无声无息地出现大群兵马,仿如一条缓缓移动的黑线朝前压来。先锋是五百骑兵,随后是黑压压的大队步兵,枪矛举空,长刀出鞘,两侧则是数百弓箭手押阵,皆是箭在弦上时刻待发。所有士卒全副武装,盔明甲亮,目测只怕不下三千之众,而在大军最后的粮草辎重中竟还有云梯、攻城车等大型器械。全军偃旗息鼓,人数虽多,却是不闻一丝喧哗,显然是训练有素、配备精良的大明精兵。

苏探晴心头疑惑,无法判断这许多人马是何来路。此处离京师不过四、五百里,士兵调动原属平常,但这般深夜行军又不事张扬就极不合情理了。以当前的形势算来只有三个可能:一是大明官兵伏击擎风侯后进军洛阳扫除叛军;二是擎风侯掌控京师后派军回洛阳清肃异己,接应铁湔;再就是塞外鞑靼可汗派谴部队化装为大明官兵直插中原腹地苏探晴随即否定了最后一种可能,兵贵神速,蒙古铁骑虽然强悍,却绝无可能带着攻城车等大型器械突出奇兵。

苏探晴不敢贸然行动,屏息静气等大军从脚下经过。幸好他出身杀手,极善藏匿,不然在大军中若是被发现,纵有飞天入地之能,亦难逃几千人的围攻。

等到大军走过半柱香后,最后尚剩余两骑探哨远远坠着大部队。苏探晴借着树枝掩护悄然缀在两骑身后,打算伺机擒下两人问清这队人马的来历。

左边那名骑士座下白马,手持大砍刀,右边那人黑马长枪。两人不时左顾右看,极为警惕。正好一朵乌云飘来遮住月光,苏探晴趁此机会闪身落在两人身侧几步远的一棵树梢上。

左首骑士蓦然停马,侧头倾听:九弟,我似乎感觉到有人。口音是正宗京片子。苏探晴未想到一个普通骑士竟有这么好的耳力,微觉惊讶。此刻大军前去不远,若是他们呼喝起来自己虽可脱身,却无法擒住两人审问。只好借着树枝掩住身形,静观其变。

右首骑士笑道:五哥大紧张了,大概只是林鸟经过罢了。

左首骑士讪然一笑:或许是我听错了。

苏探晴刚刚松了一口气,两骑从他脚下经过,心中忽生警觉,不假思索冲天而起。刀光一闪,苏探晴原本落足的树枝已被劈断。身体尚未落下,一道枪影已凌空击到,直刺他的右臂。原来那两名骑士竟是故意说话消去苏探晴的疑心,其实早已发现了他的藏身之处。

苏探晴低喝一声,一把握住枪头,玉笛横格在枪杆上顺势滑下,身体直落,左指弹向对方的眉心。那骑士料不到苏探晴变招如此之快,若不松手,玉笛就将击在手腕上,惊咦一声退开半步让开指风,双手握枪拼力一抬,欲将苏探晴挑入空中。同时另一名骑士亦及时赶到,大刀由上而下朝苏探晴当头劈至!

使枪者臂力极大,这一挑不下万钧之力,苏探晴身体悬空不易使力,却于半空猛一缩身,玉笛在大刀上一拨,借力使力,弹身从刀光枪影中闪出,同时一指刺向使枪者的前心膻中大穴。使刀者收势不及,大刀正击在长枪上,那枪杆竟以纯钢所制,当得一声巨响,声震数里。使枪者纵是力大无比,亦经不起这错愕一击,在马上摇晃一下,空门大露,苏探晴一指击中他胸口要穴,指尖几欲折断,原来对方重铠披身,这凌厉一指正好刺在胸前护心镜上。

不过使枪者虽有护心镜护住要穴,但濯泉指指力何等霸道,刹时胸口如遭重锤,这一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