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破阵伏曦诛真凶(1/9)
晴右足刚刚落地、左足未始发力的间隙中。虽是妙到毫巅的一掌,但铁湔本欲诱苏探晴先出招再后发制人,如今却不得不抢先攻击,那份棋差一着、牵制于人的感觉对于他这样的武学绝顶高手来说,心理上已产生了十分微妙的影响,若非对方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更曾败于己手,只怕已是未战先怯了。
铁湔掌势一动,苏探晴已感应到对方左胁下露出破绽,引发后着,玉笛自然而然地击出,一招夜寒愁听千山月,霓裳何似闻笛归,却并不直刺铁湔左胁,而是点向他的左腿环跳穴。这一招大有深意,依然是含敛之道的精要,并不直接攻向对方所暴露出的弱点,而是虚实相间环环相扣,直至引出对方无法补去的破绽时方才施出绝杀一击。
剑圣看得连连点头,捻须微笑: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铁湔冷喝一声,左足飞踢玉笛,这一脚无声无息,不带起任何风声,同时身体诡异地一旋,若退若进,瞬间已欺入苏探晴怀中,正是峨眉派的幻踪七步;右手变掌为拳迎头击下,这一拳却是劲道十足,拳未及体,苏探晴的头发已被拳风吹扬而起,面容犹若刀割。此招乃是泰山派的峰立九仞的第六式,昔日泰山派掌门松冠真人望高峰入云而创出峰立九仞,九式拳法连贯而出,一式强于一式,以极强的内力迫敌俯首,此刻铁湔虽仅出第六式,却浑如天成,不见丝毫中断勉强,仿佛之前五式已然出手。拳中那份刚猛动荡之势,较起泰山压顶亦不遑多让。
在场的峨眉掌门与泰山长老皆不由惊呼一声,他们自问浸淫本门武学数十年,但仅从这一招来论,似乎比起铁湔来还稍有不及,不知苏探晴要如何应对?
苏探晴玉笛避开铁湔足踢,高速的身法却不合情理地骤然一缓。这一缓大有讲究,铁湔这一式峰立九仞本是算准来势迎头击下,却因苏探晴身法忽慢而不得不稍变方向,力道、角度、时机皆差了一线;苏探晴诱敌得手,再疾出碧海青天身法,眨眼间已从铁湔拳底掠过,左手中指骈如剑戟,疾刺铁湔胸口膻中大穴。这一招险至毫厘,却是反守为攻的最佳应对。铁湔退步收胸,回足反踢,苏探晴脚下不停,晃身而过。
众人见苏探晴不但仅以变幻的身法就将铁湔蓄势良久的一招化于无形,更在刹那间反客为主,轻功、胆识、判断、计算、战略无一不备,稍有差迟便难以避开,掌声雷动响彻全场。
台上两人兔起鹘落,以快打快,电光火石间已交手数十招。铁湔仗着内力强劲,奇功迭出,苏探晴则是身法如风,稍进即退,不与铁湔硬拼。
激头中铁湔运足内家真力,一记昆仑派玉鼎神掌劈去,呼呼风响,苏探晴一掠腾空而起,衣袂风飘避过铁掌,濯泉指突从半空刺下,铁湔霍地一个转身,双掌化为虎爪手,猝击苏探晴喉间廉泉要穴,苏探晴身形微动,玉笛一招万里蓬莱归无路,一醉瑶台风露轻,反挑上来,铁湔早已料到他要使这一招,抢前一步双臂一合,欲将玉笛夹住;谁知苏探晴也早已料他有此一招,玉笛一沉,笛锋反弹,转向铁湔腋下;铁湔脚步不动,身形陡然一缩,避开这招,又化虎爪为武当绵掌,一招笑看行云猛捣出去;苏探晴拔身一纵,飞起数尺高,斜斜下落,铁湔一声怒喝,跟踪猛扑;苏探晴微微一笑,玉笛蓦然一横,似剑般平削而出;铁湔脚下急转,反手一掌,切向苏探晴持笛的手腕,那知苏探晴仅是以玉笛诱敌,笛至中途笛势忽变,反刺向铁湔掌心,迫得铁湔移形换位
两人互抢攻势,一招一式,毫不放松。苏探晴玉笛剑法纵横奇绝,似前忽后,似左忽右,濯泉指寻隙而出,步法刚柔相济;铁湔则是出手迅若雷霆,疾如风雨,拳掌指爪交替并用,这一场大战,台下群雄看得目眩神迷,各为己方打气助威。
林纯看得胆战心惊,既欣然苏探晴在天下英雄面前大展雄威,又恐其有失,紧张得汗湿手心,嘴唇也被玉齿咬住一道血痕,她心系苏探晴安危,不由自主往前跨出几步。
刹那间两人斗了近百招,依然是胜负难分。铁湔却因起初被苏探晴以含敛之道抢得先机,大费周折方勉强扳回局势,内力已耗去不少,不由暗暗吃惊。照此下去,纵能击败苏探晴,亦再无能力与剑圣一战!
铁湔城府极深,在塞外卧薪尝胆隐伏多年苦修六十四经堂的武功,直至大成后方出手一举夺得蒙古第一勇士之位,从此再未遇对手,自认武技已至绝顶,原以为对付苏探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