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中山经(3/18)

五十里曰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华黑实,服者不怒。其上多玉,其下多铁。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鱼帝]鱼,状如[执皿]而长距,足白而对,食者无蛊疾,可以御兵。

又东三十里曰泰室之山。其上有木焉,叶状如犁而赤理,其名曰栯木,服者不妒。有草焉,其状如[艹/术],白华黑实,泽如[艹/婴][艹/奥],其名曰[蘨-系]草,服之不昧。上多美石。

又北三十里曰讲山。其上多玉,多柘,多柏。有木焉,名曰帝屋,叶状如菽,反伤赤实,可以御凶。

又北三十里曰婴梁之山。上多苍玉,錞于玄石。

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之山。有木焉,叶状如樗而赤实,名曰亢木,食之不蛊。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东有谷,因名曰蛇谷,上多少辛。

又东四十里曰少陉之山。有草焉,名曰[艹/岡]草,叶状如葵,而赤茎白华,实如[艹/婴][艹/奥],食之不愚。器难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役水。

又东南十里曰太山。有草焉,名曰棃,其叶状如荻而赤华,可以已疽。太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役水。承水也于其阴,而东北流注于役。

又东二十里曰末山。上多赤金。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

又东二十五里曰役山。上多白金,多铁。役水出焉,北注于河。

又东三十五里曰敏山。上有木焉,其状如荆,白华而赤实,名曰葪柏,服者不寒。其阳多[王雩]琈之玉。

又东三十里曰大騩之山。其阴多铁、美玉、青垩。有草焉,其状如蓍而毛,青华而白实,其名曰[艹/狼]([艹/很])。服之不夭,可以为腹病。

凡苦山之首,自休与之山至于大騩之山,凡十有九山,千一百八十四里。其十六神者,皆豕身而人面。其祠:毛[牛全]用一羊羞,婴用一藻玉瘗。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婴以吉玉。其神状皆人面而三首,其馀属皆豕身人面也。

《中次八经》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

东北百里曰荆山。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其中多犛牛,多豹虎;其木多松柏,其草多竹,多桔櫾。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雎。其中多黄金,多鲛鱼,其兽多闾麋。

又东北百五十里曰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松、柏,多桃枝钩端。神[单/虫虫]围处之,其状如人面,羊角虎爪,恒游于雎漳之渊,出入有光。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黄金。其兽多豹虎,多闾麋、[鹿/京]麂。其鸟多白[乔鸟],多翟,多鸩。

又东北二百里曰宜诸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洈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漳,其中多白玉。

又东北三百五十里曰纶山。其木多梓、枏,多桃枝、多柤、栗、橘、櫾,其兽多闾、麈、麢、[免/比/大-儿]。

又东二百里曰陆陒之山。其上多[王雩]琈之玉,其下多垩,其木多杻、橿。

又东百三十里曰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水)。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

又东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阳多赤金,其金阴多白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樗。神涉[单/虫虫]处之,其状人身而方面三足。

又东百三十里曰铜山。其上多金、银、铁,其木多穀、柞、柤、栗、桔、櫾,其兽多豹。

又东北三十里,曰美山。其兽多兕牛,多闾麈,多豕鹿。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

又东北百里曰大尧之山。其木多松、柏,多梓、桑,多机;其草多竹;其兽多豹、虎、麢、[薨鸟]。

又东北三百里曰灵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桃、李、梅、杏。

又东北七十里曰龙山。上多寓木;其上多碧,其下多赤锡;其草多桃枝、钩端。

又东南五十里曰衡山。上多寓木、穀、柞、多黄垩、白垩。

又东南七十里曰石山。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多寓木。

又南百二十里曰若山。其上多[王雩]琈之玉,多赭,多邽石,多寓木,多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