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谁是大害(1/3)

名高官得要匍匐在他脚下,江湖上至少有四万人非要煎其肉剥其皮拆其骨而不甘心。

“我完全不明白太师的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现在兵祸连起,金辽寇境,内乱丛生,我们不能不先解决心腹之患,除非,我们能肯定某个帮会的确忠心耿耿,效忠朝廷,我们才能打算收编招安,成为正规军伍,这样一来,你们非但妻荣子禄,名正言顺,富贵荣华,亦当享用不尽。”

“招安?”

“不错。”

“太师的字写得玉树临风,诚然大家风范。”

蔡京见这人忽顾左右而言他,一怔道:“怎么?”

王小石忽道:“如果有人强按住太师的手写字又会怎么样?”

蔡京已有点明白他的用意,“当然写不好了。”

“这样岂不是不写更好?”王小石说,“正如热衷功名的人,何不直接考取科第,升官发财去?既然身在江湖,又要诸多掣肘,不如散了还好。”

蔡京微微笑道:“说得也是,只不过……”

王小石知道他有话要说,而且还是关键性的话,今儿个既然这些人都来了,他就非得要听个仔细不可,至少,如果还可以活出愁石斋,即可通知苏梦枕早作打算,“只不过什么?”

“相见容易别时难,”蔡京道,“有时候,聚时容易分手难。”

在一旁的傅宗书接下去道:“本来是乱党,怎可说从良就从良!”

王小石知道事无善了,“那么,朝廷是要追究定了。”

傅宗书向蔡京瞥了一眼,“除非蔡太师有心保存、另有决议,你知道,太师在朝廷里的影响力,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王小石暗吸了一口气,“还请太师成全江湖好汉,多美言几句。”

蔡京微微地皱眉道:“哎呀,我就是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可以管得住?你知道,我也不想为了这道上的事儿,教人诟病啊!”

王小石道:“却不知太师要什么样儿的保证?”

蔡京道:“其实只要为民除害,就可证清白了。”

王小石奇道:“除害?”

“对,”蔡京的眼睛又发出一种奢豪的悦芒,“除一大害。”

“这是什么害?”王小石紧接着问,“我为什么要除掉他?”

“这个人欺上瞒下,只手遮天,怀奸植党,镇压良民,他武功高,足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口才好,足令人为他两肋插刀在所不辞。他人奸险,骄横不法,空疏矫伪,人以为他大忠大义,其实他颠倒是非,有他在的一日,自然朝政日非,一切兴革,无从着手,更遑论履行绍述遗志了!”蔡京忧愤地道,“这样的人,你说该不该杀?”

王小石脱口道:“人人得而诛之!”

蔡京脸色一整,诚挚地道:“此人厉害,非君难取其首级!”

“好!”王小石爽快地道,“那么,谁是大害?”

“当然是诸葛。”

“诸葛?”

“诸葛小花。”

“诸葛先生?”

“当然是他了,”蔡京悠然地道,“如果不是他,还有谁?”

王小石几乎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诸葛先生?”

“正是诸葛先生。”

“为什么要杀他?”

“因为他假仁假义,误国害政。王安石的新法不能推行,便是因之大力阻挠,罢斥新党;他好大喜功,强攻燕京,招怨金人,才致内忧外患。他又以‘四大名捕’为其爪牙,擅自鞫讯,诬陷忠良,侵渔百姓,矫旨受赂,不附者均尽斥去,纳贿攀附者无不以超升,这等气焰,如此大害,怎可不除?”

“为什么要我杀他?”

“因为你武功高。”

“那是误传。”

“刚才我叫‘八大刀王’一试,名不虚传。”

“比我武功好的人多得是。”

“你很聪明,又能随机应变。”

“反应比我快的人也不少,太师手上就有得是能人。”王小石诚挚地说。

“你工于书画医艺,容易接近诸葛先生。”

“只怕‘四大名捕’那关也未必可以通过。”

“可以。”

“怎么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